日前,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和龍門縣人民醫院組建醫療聯合體簽約掛牌儀式在龍門縣人民醫院舉行,這是惠州三級公立醫院和縣區二級醫院共建的又一個醫聯體。2016年底,惠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實施了《惠州市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分級診療建設方案》),按照《分級診療建設方案》的要求,為推動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優化整合,促進區域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發展,打破部門分管、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惠州將以城市三級公立綜合醫院為核心,以縱向醫療資源整合為重點,每所城市三級公立綜合醫院與若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縣域醫療聯合體建立各種形式醫療聯合體或醫療集團。

據了解,截至7月15日,惠州全市三級公立醫院均已經完成2017年6月底前各縣(區)、三級公立醫院至少建設一個示范點的要求,各縣(區)、大部分醫院已經建設了幾個示范點,醫聯體框架的搭建已經完成。全部城市三級公立醫院均已參與並啟動醫聯體建設,醫聯體框架已初步搭成,覆蓋100%的縣區。為進一步深化醫聯體建設運營模式,全市7個縣區均已出台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配套方案。

惠州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局(以下簡稱“市衛計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醫聯體建設將全面推開,向2018年底前各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100%覆蓋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目標邁進。目前,市衛計局制定了《惠州市加快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正在征求意見中。

1 醫聯體建設初見成效

醫聯體即是區域醫療聯合體,是將同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村醫院組成的一個醫療聯合體,從而使得小病不再需要擠進三級醫院,在小醫院也能解決,進而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記者從惠州市衛計局了解到,近年來,惠州市將分級診療制度作為構建基本醫療制度的重要工作,特別是大力推動醫聯體建設,健全全市分級診療體系,目前全市醫聯體架構已經初步搭建完成,取得初步成效。

據悉,截至7月15日,全市三級公立醫院都已經完成市政府2017年6月底前各縣(區)、三級公立醫院至少建設一個示范點的要求,各縣(區)、大部分醫院已經建設了幾個示范點,已經完成了醫聯體框架的搭建。

今年5月,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與惠博醫院建立了醫聯體,根據雙方簽署的《醫療聯合體協議書》,“醫聯體”建立後,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派駐的醫生將長期坐診惠博醫院,博西群眾在惠博醫院就能享受到市第三人民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據統計,截至7月14日,下派醫生帶領該院醫生開展骨科手術38台,其中Ⅰ、Ⅱ級手術22台,Ⅲ級手術9台,Ⅳ級手術7台,開展有創骨科治療21例,下派醫生在該院門診接診患者390人/次,開展聯合義診活動3場/次,進機關開展健康講座1場。

2 醫聯體的多種可能性

根據《分級診療建設方案》的要求,今年以來,惠州各大三級公立醫院積極行動。與縣區級以下的基層醫療機構簽約,並探索多種醫療聯盟合作形式的多種可能性。惠州市衛計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惠州已經建立的醫聯體主要分為4種形式:緊密型(托管)醫聯體、縣鎮醫共體、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

6月12日,博羅縣人民政府與市中心人民醫院正式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形成惠州首個緊密型(托管)醫聯體。根據協議,博羅縣政府將以博羅縣人民醫院為主體組建博羅縣人民醫院總院,總院委托中心人民醫院負責全面經營管理。通過緊密合作,合理調配醫療資源,全面聯動機構運營和醫療服務,逐步建立完善互聯互通的信息平台,推動優質資源下沉,打通分級診療“瓶頸”,開通“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實現醫療資源、設備、技術的真正統籌共享,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的問題,逐年提高博羅縣域內就診率,讓90%的患者可以實現就近就醫,基本達到大病不出縣。博羅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博羅正在探索最佳的管理模式、最優的資源配置和最好的服務質量,通過輸出品牌、管理、技術和優秀的執行團隊,放大優勢醫療資源價值,快速凝集優勢技術,努力打造一個雙方共享共贏的新局面。此外,博羅還將在“1+1”的合作基礎上繼續探索“1+1+N”的模式,推動博羅縣域醫聯體或醫共體的構建,計劃8月底進行掛牌,正式啟動對博羅縣人民醫院的管理工作。

作為一種醫聯體聯盟形式,縣鎮醫共體正處於試點階段。今年年初,惠東縣作為全市縣鎮衛生服務一體化建設試點縣,圍繞功能定位、雙向轉診、能力提升、區域資源共享等重點內容,探索縣鎮一體化試點建設,使縣級優質醫療資源向鄉鎮延伸,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水平。據了解,目前《惠東縣縣鎮一體化管理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制定完成,將於近日下發實施。

與前兩種醫聯體形式相比,專科聯盟更多是在橫向層面盤活現有優質醫療資源。以惠州市中醫醫院為例,今年該院加入了由廣東省中醫院組建的“嶺南急診醫療聯盟”、“嶺南腦病醫療聯盟”、“嶺南中醫呼吸危急重症醫療聯盟”、“嶺南心血管醫療聯盟”、“廣東省中醫院婦科醫療聯盟”、“嶺南中醫消化內鏡醫療聯盟”和“嶺南腫瘤科醫療聯盟”等專科醫療聯盟,實現該院急診科、腦病科、婦產科、呼吸內科、腫瘤科等科室與廣東省中醫院的資源對接。在市域內專科聯盟方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同樣發揮專科醫師特色,建立了“惠州市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聯盟”,實現科室與科室之間、科室主任與科室主任之間、專科專病醫患之間的深度對接,提升解決專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實現專科診治“精准化”、“高效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惠州醫聯體的建設已突破地域界限,通過信息化手段開展遠程醫療協作。記者了解到,目前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在建設遠程醫療協作平台試點,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和醫療服務的同質性,大力推進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為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提供遠程醫療服務。“通過逐步建立新型互聯網診療、教學、培訓一體的模式和方法,切實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惠州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也組建起胸痛中心遠程協作網,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為保障胸痛中心遠程醫療協作網順利推進,自籌經費約190萬元,購進“扁鵲飛救”遠程協作系統,為胸痛中心遠程協作網成員單位各免費配備一套價值近20萬元“扁鵲飛救”遠程監護系統,及時傳輸患者相關信息,實實進行遠程指導,大大提高了協作網內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