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趙敬菡)2017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將在4月15號-21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今年已經是第23屆。13日下午,人民網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以“我能 我們能 抗擊癌症”為主題的2017年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會在人民日報社人民網演播廳舉行。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王明榮,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付鳳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高樹庚,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肝膽外科主任吳健雄,內科副主任王潔出席了活動,並就“中國癌症防控三年行動計劃”、“腫瘤的多學科規范化治療”、“腫瘤治療新技術、新理念”、“對腫瘤患者及其親人的人文關懷”、“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相關話題進行了討論。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王明榮

王明榮介紹了全國癌症防控體系的建設情況,他指出:我國在2015年發布了《中國癌症防控三年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發改委等16個部委聯合發布,由2015年9月份通過組織癌症防控的各個領域的專家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的。這說明了黨和國家對癌症防控的高度重視,也說明了癌症的防控是綜合防控,需要各方面協力。“只要全國各個方面相關領域能齊心協力,我們一定能遏制癌症上升的勢頭。”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高樹庚

高樹庚介紹了腫瘤的多學科規范化治療。他表示,現在腫瘤的治療主要是依靠多學科的聯合作用。因為癌症要早治療效果會好,而早診牽扯到篩查、影像診斷,包括一些分子生物學的診斷等等都是多學科的。治療層面上更是這樣,包括常規的外科、放療、化療,加上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甚至基因治療等等。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

王錫山認為,癌症的管控應該從三個層面加強。一是在國家層面上,應該關口前移,癌症的預防大於治療。二是從社會層面上,媒體與醫院齊心協力讓癌症的防、診、治水平達到一個科學、規范、合理的高度。三是個人層面,每個人都應意識到、認識到腫瘤給個人、家庭以及社會帶來的危害,並予以重視。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王潔

作為內科醫生,王潔指出,目前出現了一些新的技術和治療理念,提高了腫瘤內科醫生的“幸福指數”,其中包括分子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給晚期腫瘤患者帶來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的顯著改善。己經成為腫瘤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免疫治療實際上給一部分患者帶來的治愈的可能性,目前還有不盡完美的地方,相信再過幾年,免疫治療預測的體系也會更加完善、更加精准。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吳健雄

吳健雄指出,腫瘤的治療光靠“我”是不夠的,一定要“我們”才能克服,所以整個癌症的治療過程都強調綜合治療。吳主任所在的團隊近幾年主要工作是中央型肝癌,不僅西醫的多學科合作,還特別強調中醫和西醫的互補來共同治療肝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據了解,15日-21日期間,人民網・人民健康網還將舉辦“人民好醫生”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訪談,邀請各大醫院的腫瘤防治專家做客人民網演播室,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在人民好醫生APP上與網友互動,答疑解惑,助力腫瘤防治,讓更多患者獲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