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啟動全盤營養主題項目,中疾控營養與健康所專家稱,隱性饑餓將增加癌症風險,我國隱性饑餓人口達3億。

該項目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疾控局、宣傳司、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記協聯合發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不全面的營養素攝入導致的隱性饑餓會增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為此全社會都應注意全面營養的攝入,保持食物多樣化的平衡膳食習慣,每天攝入12種、每周25種食物以上。

據悉,隱性饑餓是指機體由於營養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同時又存在其他營養成分過度攝入,從而產生隱蔽性營養需求的饑餓症狀。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資料,全球約有20億人正遭受“隱性饑餓”的困擾,中國隱性饑餓的人口達到3個億。

另外,丁鋼強表示,肥胖也屬營養不良,減肥更需均衡膳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學生營養室主任張倩稱,兒童處於不同年齡段,需要注意不同種類營養素的補充,比如說1到6歲兒童應多吃富含維生素A和D的食物;4到10歲兒童處於免疫系統快速成長期,應該增加富含維生素C及鈣、鎂、鐵、鋅等營養素的食物;11到18歲的孩子處在身高體重突增期,在保證魚、肉、蛋、奶、豆類食物的攝入外,還要確保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並多運動。同時,當前我國兒童肥胖問題日趨嚴重,實際上,肥胖同樣也是營養不良的一種表現,肥胖兒童的營養不均衡問題也非常嚴重。肥胖兒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攝入,減少高熱高脂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體育運動,以達到健康減肥的目的。(記者 徐晶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