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7日電(孫慧)免除了墊付資金負擔,節省了跑腿支出和時間……9月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新農合異地就醫聯網結報工作進展有關情況例行新聞發布會。截至8月底,遼寧、吉林、安徽、海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西藏等9省份的參合人員經規范轉診至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可享受出院窗口及時結報服務。

   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監察專員聶春雷表示,加快推進全國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是深化醫改、讓人民群眾得實惠的重要體現,是進一步提高基本醫保管理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

   引入社會力量 破解結算瓶頸

   據介紹,新農合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進展良好,順利實現國務院確定的年度任務目標,覆蓋9省全部1.5億參合人口。全國共開通1518家跨省就醫定點醫療機構,遍布31個省(區、市)。

   聶春雷從五方面總結了為推進新農合異地直接結算重點開展的工作,聶春雷表示,新農合異地就醫結算免除了墊付資金負擔,節省了跑腿支出和時間。在轉診、信息填報、窗口支付等方面,最大程度簡化程序,以身份證為唯一介質,提高各個環節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程度,減少患者等待、填報、排隊時間和手續。通過引入中國人壽、中國銀聯、騰訊公司等社會力量破解制約結算的瓶頸問題。截至8月底,中國人壽累計支付周轉金1219.7萬元,將新農合跨省就醫結算回款周期控制在至1個月內,極大緩解了醫療機構和參合省份資金周轉壓力。針對支付方式單一的問題,積極引入微信等快捷支付。2017年7月,深圳成功實現國內首例微信支付基本醫保跨省就醫結算業務,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目前,9省份已基本實現新農合與大病保險省內“一站式”結算。安徽、海南還將民政救助資金納入“一站式”結算范圍。貴州畢節、遵義等地已經實現首批全國范圍內新農合與大病保險“一站式”結算,覆蓋1600余萬參合人口。

   優化服務流程 減少患者負擔

   據了解,中國醫學科學院自2016年開始承擔國家新農合異地就醫結算信息系統建設任務。重點開展了結合政策需求,完善國家平台的功能設計;研發業務規范和技術標准,推進互聯互通;研發業務規范和技術標准,推進互聯互通;優化服務流程,減少患者負擔;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合力五項工作內容。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所長池慧表示,優化服務流程,減少患者負擔是新農合異地就醫結算信息系統建設的重點,要最大限度減少患者負擔,在身份確認環節,堅持以身份證和轉診單為轉診依據,消除其他前置壁壘,減少患者證明負擔;在轉診環節,開發短信通知功能,轉診成功後系統自動發送短信至患者手機,減少患者咨詢負擔;在信息采集環節,最大限度使信息自動生成,減少患者填報負擔。為方便患者查詢,通過APP、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加強政策宣傳,向社會公開定點醫療機構名單和統籌地區聯系電話,並加強定點醫療機構值班電話的抽查和管理,保證服務質量。

   池慧表示,新農合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是我國政府一項巨大的惠民工程,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民生痛點的典型案例。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減輕了患者負擔,同時有效杜絕了利用異地就醫虛假發票套騙取新農合資金的現象,更利於維護新農合基金的安全,另外也提升了新農合管理經辦的規范化、標准化、透明化水平。

   聶春雷表示,新農合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程序復雜,雖然已實現年度任務目標,但還需鞏固完善。下一步,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強化宣傳引導,加強督促檢查,進一步擴大定點醫療機構范圍,提升異地就醫結算管理服務水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