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馬彥銘)近日從省食安辦獲悉,成為首批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省份以來,我省堅持高標准、全方位、深層次組織開展創建工作,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國家要求、具有河北特色的食品安全工作新模式、新機制、新舉措。

  2014年,國務院食安辦印發通知,確定我省等四省為試點省份,探索開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根據要求,我省選取了有一定工作基礎和代表性的石家莊市、張家口市、唐山市作為試點城市,全面開展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

  省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省相關部門加大投入保障,堅持源頭治理,實施產管並重,搭建了八大平台,有效促進了試點城市創建工作的開展,並輻射帶動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穩定向好。

  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縣創建。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全省共有174個縣(市、區,含部分高新區、開發區)分三批參加了省級食品藥品安全縣創建活動。經綜合評價,確認171個縣(市、區,含部分高新區、開發區)完成創建任務,提升了縣域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能力。

  開展食品集中生產區整治提升。在全省14個食品生產集中區域開展了整治提升行動,推行園區化、標准化生產,著力防控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開展“明廚亮灶”工作。采取“透明廚房”“視頻廚房”“隔斷廚房”“網絡廚房”四種模式,在全部持證餐飲服務單位推行“明廚亮灶”改造提升,2016年底改造提升基本完成。

  開展網格化監管。通過試點帶動、整體推進,在全省逐步構建起“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監管體系,健全了組織協調、督導考核、信息互通、宣教培訓等制度。全省共建立縣級網格201個,鄉鎮級網格2523個,村級網格52626個,進入三級網格的基層協管員達58184人。

  開展檢驗檢測能力提升。2014年初在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開展了“食品藥品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年”活動,督促沒有資質的市級檢驗檢測機構取得資質,有資質的擴充檢驗檢測項目;整合縣級檢驗檢測資源,搞好規劃,分步實施。

  推進智能化監管。投資3600萬元,開發建設了“智慧食藥監”信息化系統平台和食品藥品電子監管追溯系統。到2015年底,全省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原料乳粉、預包裝熟肉制品、保健食品、酒類等四類產品基本實現電子可追溯。

  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2014年9月,組織石家莊、張家口、唐山等地開展了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2016年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全省11個設區市。2016年全省投保單位共1464家,保障金額達26.59億元。

  搭建社會共治新載體。省食藥監局研發了“藥安食美”社會共治平台。截至2016年底,“藥安食美”手機APP平台上傳檢驗報告255.5萬份、監測信息53.2萬條、曝光信息3.3萬條,訪問量達494.6萬次,開啟了公眾掌上監督新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