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家住上海周家橋街道的陳先法老先生患高血壓多年,之前一直在三級醫院的專家門診就診。2013年1月,他來到附近的周家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藥,正好遇上全科醫生烏日娜坐診。在烏日娜的建議下,他簽約了家庭醫生服務。通過一段時間的藥物調整和常規隨訪,陳先法的血壓和其他各項指標都得到了很好控制,每月醫藥費也比從前節省了200多元,而且避免了往返大醫院的奔波。

  截至2016年12月底,上海市已有超過1000萬的居民同陳先法一樣享有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上海市衛計委主任鄔驚雷告訴記者,上海市於2011年啟動家庭醫生制度試點,2015年又啟動“1+1+1”醫療機構組合簽約試點,目前簽約率已超過45%。“1+1+1”即居民可自願選擇一名家庭醫生簽約,同時從全市范圍內選擇一家區級醫院和一家市級醫院進行簽約。目前這項服務優先滿足本市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孕產婦、兒童等重點人群。“簽約居民在就診流程、預約等待、配藥種類、配藥數量等方面均可享有優惠服務政策。”

  據了解,上海不僅加強醫學院校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支持,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還推動了醫療聯合體的分工協作。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2006年組建了有67位副高以上職稱的10個專家團隊,與長寧區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對一”結對。“近3年來,為周家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帶出了13名家庭醫生骨干,為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帶教了10名青年骨干人才。”華東醫院院長俞卓偉介紹。此外,上海還搭建市級優先預約號源信息化平台,上級醫院拿出50%的專科和專家門診預約號源,提前50%時間優先向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開放。數據顯示,已簽約“1+1+1”醫療機構組合的居民,門診在“1+1+1”簽約醫療機構組合內就診近80%,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超過70%。(本報見習記者 周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