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為中心,讓數據‘多跑路’,讓病人‘少跑腿’,改善就醫體驗。”10月16日,在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市醫管局聯合舉行的北京市屬醫院改善醫療服務專題媒體溝通會上,北京天壇醫院副書記、紀委書記肖淑萍表示,近年來,北京天壇醫院打造“指尖上的醫院”,運用“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思維,利用信息化技術全面優化、再造服務流程,開展非急診全面預約、分時段就診、多渠道支付等,掛號、繳費、取片等多個服務單元由過去的“一個中心”向“多個節點”轉變,大大縮短了患者院內排隊等候時間,改善了就醫體驗。

   “一中心”變“多節點” 減少患者等待時間

   據了解,北京天壇醫院是一家以神經科學為特色的三甲醫院。世界三大神經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年門急診量140萬人。為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優化醫療服務流程,肖淑萍介紹,2016年北京天壇醫院實施非急診全面預約。除影響生命體征的急診病症外,其余患者均通過微信、電話、網絡、現場自助機或醫生診間預約等方式進行預約就診。曾經作為掛號“中心”的窗口,除了保留個別服務老年等特殊人群的窗口外,全部關閉。窗口內的服務人員走近患者身邊,指導患者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掛號操作。

   肖淑萍表示,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還推進了分時段就診的開展。醫院的掛號系統以60分鍾為一個時間段,患者在掛號時根據提示的就診時間段抵達醫院即可,無需提前到達醫院,盲目地在候診區等待。這對外地病人占比較大的天壇醫院來說,相當於為他們節省了一筆食宿費用。

   據了解,為了弱化和分解收費處的“中心”功能,2016年,天壇醫院在北京市屬醫院中率先開通了自助機繳費和醫生診間繳費功能。2017年3月份開始,天壇醫院開通了微信繳費功能,醫保患者也可通過微信進行繳費並實現醫保部分的分割。醫院還設立了打印發票的窗口和自助打發票機具,進一步優化就診、繳費等流程。肖淑萍表示,2016年,通過自助機和醫生診間繳費占到40%。患者繳費後,藥品信息同步發給電子藥架系統,藥劑師可以立即調配,將調配好的藥品放置在電子藥架相應的位置上,患者來到藥房時直接取藥即可。實現了“藥等患者”,減少患者重復排隊繳費,排隊等待取藥的時間。

   提高患者滿意度 多管齊下

   自助掛號機、自助打化驗單機、自助打膠片機、自助打發票機、自助售病歷本機、自助發卡機......各種自助設備的投入使用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一大特色。2016年,天壇醫院在門診量增加8%左右的情況下,高峰時段隊伍長度縮短近50%,患者看診―繳費―取藥過程縮短30-40分鍾,患者滿意度提高。

   “去中心化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肖淑萍表示,過去醫院開設掛號、劃價、收費等窗口集中業務辦理,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需要。互聯網時代,有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很多工作通過電腦可以完成,就要樹立“去中心化”思維,重新優化再造流程,以患者為中心,讓數據“多跑路”,讓病人“少跑腿”,改善就醫體驗。

   肖淑萍表示,按照“去中心化”的理念,目前醫院正在著力打造基於互聯網移動遠程平台的新遠程醫療模式。並推進天壇神經系統疾病專科聯盟建設,促進醫療資源下沉,讓偏遠地區病人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隨著今年年底北京天壇醫院新院區的投入使用,醫院信息化建設將更上一個台階,患者將享受到更加舒適、便捷的醫療服務。(孫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