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林麗鸝)記者19日從食藥監總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6月14日正式確認加入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ICH),成為其全球第八個監管機構成員。這意味著中國藥品注冊技術要求與國際接軌之路已經全面打開,藥品研發和注冊已經進入全球化時代。

  5月31日至6月1日,ICH2017年第一次會議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通過了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成為其正式成員的申請。

  國家食藥監總局國際合作司司長袁林認為,加入ICH有利於提升我國的藥品監管能力,逐步參與並引導藥品注冊國際規則的制定,推動安全有效的創新藥品早日滿足國內外患者臨床用藥需求。

  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化注冊司副巡視員李芳說:加入ICH既有利於國外生產的新藥進入中國市場,也有利於中國生產的藥品走向國際,推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加入國際注冊的行列。通過實施ICH指導原則,也會加深中國制藥企業對藥品注冊國際技術要求的理解,使研發工作少走彎路,提高國際注冊的成功率。

  但我國制藥產業整體上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袁林表示,加入ICH意味著中國醫藥產業將置身於全球格局中參與競爭。建議國內藥品企業抓住機遇,積極研究、了解ICH指導原則,並將這些技術要求融入到企業產品研發、注冊和生產的各個環節,真正轉化為企業自身提高產品安全、質量的規則,提高核心競爭力。

  ICH於1990年由美國、歐共體和日本三方藥品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共同發起成立,於2012年啟動改革,並最終於2015年12月由一個封閉的國際會議機制,轉變成為在瑞士民法下注冊的技術性非政府國際組織。ICH的基本宗旨是在藥品注冊技術領域協調和建立關於藥品安全、有效和質量的國際技術標准和規范,作為監管機構批准藥品上市的基礎,從而減少藥品研發和上市成本,推動安全有效的創新藥品早日為患者健康服務。經過20多年的發展,ICH發布的技術指南已經為全球主要國家藥品監管機構接受和轉化,成為藥品注冊領域的核心國際規則制訂機制。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20日 14 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