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時盡量不要自行使用抗菌藥,應先明確診斷

  腹瀉很多人都經歷過。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一拉肚子馬上就擅自找抗菌藥吃上幾天。這樣做真的好嗎?藥師提醒,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亂吃藥,以免藥不對症,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什麼是腹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當一天中排洩次數超過3次或明顯超過平日排便習慣稱為腹瀉。為什麼會腹瀉?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藥劑科藥師郭秀彩說,引起腹瀉的因素很多,包括感染、吸收不良、炎性腸病和腸易激綜合征等。由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腹瀉稱為感染性腹瀉。輪狀病毒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腹瀉的主要原因,而諾瓦克病毒是導致成人腹瀉最常見的原因。另外,腺病毒和星形病毒也可引起腹瀉。除病毒外,空腸彎曲菌是導致細菌性腹瀉的主要原因,典型感染途徑是通過生肉或污染過的加工食物的案板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罕見,夏季比冬季發病多。除此之外,沙門氏菌、志賀菌、大腸桿菌也可引起腹瀉。對於旅行者,細菌性感染是導致腹瀉的主要因素,蘑菇中毒或藥物也可引起急性腹瀉。另外,很多藥物,如緩瀉劑、含有鎂的抗酸藥、抗菌藥物和化療藥等都可能引起腹瀉。

  有些人服用抗菌藥物4~7天或停藥後又出現腹瀉,郭秀彩說,這種情況被稱為抗生素相關腹瀉,是抗菌藥破壞了腸道正常菌群,其他細菌如艱難梭狀桿菌過度生長,產生了大量毒素從而引起腹瀉。

  了解清楚腹瀉的常見原因,在治療上就可根據腹瀉的原因和嚴重程度來定。郭秀彩說,對大多數腹瀉的治療,一般是補充腹瀉丟失的水和鹽分,通常服用口服補液鹽(每袋含有氯化鈉1.75克、氯化鉀0.75克、枸櫞酸鈉1.45克、無水葡萄糖10克,用500毫升溶解1袋後口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可以在家中自制口服補液鹽,其配方是3克鹽和18克糖加入1升水。

  溫馨提示

  細菌導致的感染性腹瀉需要抗菌藥物治療,但抗菌藥物本身也會導致腹瀉,所以,腹瀉時盡量不要自行使用抗菌藥物,應到醫院明確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吳燕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