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遺傳學論文報告稱,科學家成功鑒別出與強迫症(OCD)相關的人類基因變異,找到了受這些變異影響的基因及神經通路。分離和表征這些基因,將幫助我們理解這種疾病背後的生物學,進而建立有效治療方案。

  人們經常說自己被強迫症困擾。但強迫症病因復雜、尚無定論,卻有很強的遺傳性。這種衰竭性神經精神疾病同時與個性心理因素,以及腦內神經遞質分泌失衡有著很大關聯,主要表現為侵入性思維和浪費時間的重復行為。近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全球超過8000萬人患有強迫症,其中大部分人無法從現有的治療中得到解脫。此前對人類、小鼠和犬的研究也曾指出一些可能與強迫症相關的變異,但是,確切的基因和變異一直都未能在人類中確定。

  此次,美國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分析608個候選基因的測序數據,成功在人類案例中鑒定出4個與強迫症關聯緊密的基因。這些基因在與強迫症關聯的神經通路中起作用,包括血清素和谷氨酸鹽信號傳遞及突觸聯系――它們很可能正是潛在的藥物作用靶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