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知名期刊《臨床傳染病》在線發表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治療與關懷室副主任趙燕研究員等完成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是全球首次利用大規模樣本證實即便在高CD4水平下,立即治療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也會從中受益,為“發現即治療”策略提供了更直接的科學證據。

  趙燕介紹,CD4細胞是人體一種重要的免疫細胞,也是HIV病毒攻擊的主要對象,其檢測結果對艾滋病治療效果的判定有重要作用。此前,我國常規免費抗病毒治療標准為CD4+T淋巴細胞≤500個/立方毫米,對CD4+T淋巴細胞>500個/立方毫米的感染者是否立即采用抗病毒治療存在爭議。研究對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全國所有CD4>500個/立方毫米的高CD4水平HIV感染者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觀察,將CD4檢測後30天內接受治療的感染者作為 “立即治療”組,CD4檢測後30天到365天接受治療者作為“延遲治療”組,一年內沒有接受治療者作為“未治療”組。研究證實,“立即治療”組較“未治療”組病死率減少63%。除了與抗病毒藥物直接效果有關外,研究還認為,盡早納入艾滋病關懷系統,增加心血管、腫瘤等疾病的篩檢和診治,以及對感染者提供規律醫學隨訪及心理關懷等因素,也對降低病死率作出了貢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該研究成果在2015年年底出來後,課題組並未急於發表科學論文,而是努力將研究成果及時轉化為國家艾滋病防治政策,讓更多感染者受益。結合世界衛生組織治療指南,課題組將研究結論作為我國調整國家免費抗病毒治療標准的重要科學依據,向國家衛生計生委建言獻策。2016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於調整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標准的通知》,建議對有治療意願的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均實施抗病毒治療。(記者張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