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11時,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綜合ICU的eICU(電子重症監護室)中心,綜合ICU主任黃曼教授即將參與和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ICU的遠程早查房。黃曼說,eICU的創建,讓遠程會診不再停留在某一時刻,而是治病救人的全過程。

  當時通過遠程、實時監控和診治的患者,是一位83歲的維吾爾族老大爺。這位老大爺3天前被收入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急診,2天前轉入該院ICU,並同步進入浙醫二院的eICU進行監管診療。

  eICU內布置的兩台顯示屏分別顯示著雙方會診的實時圖像及患者的實時心電監護數據等指標。在聽完對方的病情匯報後,黃曼很快提出了自己的診療意見。她之所以能夠對答如流對方醫生提出的問題,是因為事先她都能實時查看病人的各項情況,包括檢驗報告、醫囑信息等,就連使用呼吸機的參數也能實時看到。

  “雖然兩家醫院相隔4000多公裡,但通過eICU中心,接收一位克拉瑪依的病人,就像自己實實在在收治了一位病人一樣。”黃曼說,平時護士如發現監護數據有異常,就會報告醫生,醫生如需要檢查病人某個項目,也能直接下醫囑,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ICU就能同步收到。eICU中心平時收治的病人數在1人~3人,當病人情況穩定後,則會由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繼續治療。eICU一天的查房會有2次,10時早查房,18時晚交班。

  eICU是一種全新的診療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使值班醫生、護士可以從遠程醫療服務器來監測其他醫院ICU病房患者的病情。它不同於一般遠程會診的地方在於,後者只提供交流指導,而前者可以同步了解患者的實時病情,遠程開立醫囑,能夠減少當地重症患者ICU病死率和住院時間。“不少醫療資源欠發達地區的危重病患,因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或因某個治療環節出現問題,沒有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這些都促使我開始思考遠程ICU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我們全力以赴治病救人的職業夢想。”黃曼說,eICU的建立,讓邊疆地區急危重症患者在與死神爭奪生命的過程中勝出一籌。

  黃曼介紹,浙醫二院與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共建eICU為國內首家,自去年6月開始建立,目前與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重症病房合作,對於特殊的危重患者可以進行同步監管,如主動脈夾層、重度顱腦損傷等患者。

  “實時的急危重症遠程會診對搶救急危重症患者特別有意義,目前我們與自治區醫院急危重症會診時間能達到2個小時以內,但這對於危及生命的患者來說遠遠不夠。我們特別期待與浙醫二院的急危重症實時會診響應時間能縮短到60分鍾內。”eICU的建立讓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副院長高源的期待變為現實,浙醫二院國際網絡醫學中心上線的新平台極大地縮短了響應時間,讓遠程會診效率提高了一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