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25歲的小王為了保持身材和健康,每天堅持晨跑,隨著夏日來臨,紫外線越來越強,她發現自己曬黑了,而且顴骨部位還長了兩塊褐色的斑。咨詢皮膚科醫生後得知,原來是日曬導致的黃褐斑。俗話說,“面淨膚白”“一白遮百丑”。小王臉上的斑怎樣才能祛除呢?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陳雪:黃褐斑是常見的色素增加性損容性皮膚病之一,多表現為面部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片,呈蝶狀分布,易發生於日曬部位,並於日曬後加重,因此通常夏重冬輕。多見於中青年女性,病程慢性,無明顯自覺症狀。黃褐斑患病率較高,在亞裔中年女性中患病率可高達30%。

  黃褐斑的病因不清楚,有多種因素涉及其發生,包括遺傳易感因素、紫外線照射、妊娠、口服避孕藥物、某些化妝品應用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曬,即紫外線照射導致。

  黃褐斑的產生和加劇與光照密切相關,因此預防和治療黃褐斑首先是做好防曬。物理防曬主要是遮擋,如打遮陽傘、戴帽子、塗抹防曬霜。防曬霜比較貼合皮膚,比前兩種預防效果好。防曬指數(SPF)越大,防曬時間越長,防曬效果就越好。室內用SPF15~SPF20即可;若是戶外或旅行,可用SPF20以上的商品;紫外線照射強的地區如高原、海邊等,要用SPF30以上的防曬品。最好在戶外半小時至1小時之前塗抹,而且注意隔段時間追加使用。

  輕度的黃褐斑可以局部使用外用藥物塗抹。主要藥物包括氫醌、熊果甘、維甲酸、曲酸、壬二酸、維生素C的衍生物等。2%~4%的氫醌制劑是脫色治療的金標准,但具有包括刺激性或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等不良反應。熊果甘和脫氧熊果甘是氫醌衍生物,刺激性相對較小。維甲酸可增強氫醌的脫色效果。臨床將氫醌和維甲酸聯合使用並配以局部糖皮質激素能獲得較好療效。此外,我國也有傳統中藥配方藥膏(如絲白祛斑軟膏)可供患者每天使用,使用時間至少2個月,療效滿意通常需6個月。

  嚴重的黃褐斑患者,則需要系統用藥。常見的藥物有維生素C、谷胱甘肽和復方甘草酸甘、氨甲環酸(妥塞敏)等。氨甲環酸在日本廣泛用於治療黃褐斑,但過量使用可發生少見不良反應“血栓”,國內皮膚科醫生很少使用。有些美容機構輸液注射的“美白針”,成分多含有維生素C等;也有的采用微針或無針將藥物注入真皮淺層。

  果酸煥膚和光子/激光治療對於部分患者有效,但需聯合運用外用藥或口服藥等其他治療手段。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黃褐斑等色素相關性疾病的治療周期較長,通常需要堅持2~3個月甚至更長療程。另外,雖然黃褐斑最常見,但是也不是說一長斑了就是黃褐斑,一些劣質化妝品誘發的光相關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與黃褐斑的症狀有些相似,患者自己無法鑒別。因此如果發現自己臉上長斑了,患者最好首先去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請專業醫生明確診斷之後再作相應處理。

  (記者於娟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