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醫院知名專家賈海忠辭職後,自己開辦中醫診所。圖為賈海忠(左一)正在診所給患者切脈問診。
  本報記者 李紅梅攝





  最近,關於醫生執業的新規定接連出台,引發業界的廣泛關注。人社部印發了相關《指導意見》,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新或者在職創辦企業”;國家衛計委發布有關規定,刪除“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內容,並發布《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醫師執業地點由機構改為區域,多點執業改成備案制,同時不再限制執業機構數量。這些規定有利於促進醫療資源平穩有序流動,優化優質醫療資源配置,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

  醫生離開公立醫院獨自創業,此路通不通?醫生在體制內多點執業,能夠走多遠?從今天起,我們推出“醫生執業新探”專題報道,敬請關注。

  ――編 者

  大牌醫生走出體制

  “我的夢想就是把中西醫優勢結合起來給人看病,並把方法傳播到全國各地。”被夢想激蕩的賈海忠,帶著一身的技術,堅定地離開了公立醫院

  中日醫院知名專家賈海忠去年辭職,在北京市朝陽區開辦了一家中醫診所。

  不久前,記者來到這家診所采訪,只見診室外等候區坐滿了人,賈海忠和3名助理、學徒正在給患者看病。34歲的陳雨專程從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來找賈海忠看病,治療不孕症。她沒想到預約看病的人這麼多,等了5天才約上。賈海忠問診問得很細,把症狀錄入慈方數字名醫會診系統,診斷出病名,開出藥方,並現場用針刺治療陳雨的背疼。

  剛看完陳雨,追隨賈海忠超過4年的患者范平走進診室。范平37歲,卻已患強直性脊柱炎10多年。3年前開始去中日醫院找賈海忠看,賈海忠離開中日醫院,范平就跟著轉到賈海忠的診所繼續看病。一個月一趟,范平覺得自己的病好了不少,已經能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比如陪孩子游泳、嬉戲等。

  接下來還有81歲腰椎狹窄的南老先生、7歲扁桃體腫大的小潔……從早上8點開始,到下午近1點,賈海忠看了20多位患者,中間沒有休息。

  2016年8月,52歲的賈海忠離開了工作20年的中日醫院,正式走上創業之路。眼看還有幾年就要退休並享受到體制內的福利了,為什麼選擇辭職?

  “我的夢想就是把中西醫優勢結合起來給人看病,並把方法傳播到全國各地。”被夢想激蕩的賈海忠,帶著一身技術,堅定地離開了公立醫院。當年10月,慈方中醫館正式開業,300元一個號,每天的預約都是滿滿的。

  “中醫蘊藏著幾千年的智慧,我把古今名著裡可靠的東西整理出來,大約有100萬條信息,研發出一個智能會診系統,使中醫治療規范化、標准化。”除了獨創的慈方數字名醫會診系統,賈海忠還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理論,研究出獨特的取穴法。有了這兩樣“法寶”,賈海忠一邊銷售會診系統,一邊師帶徒培養診所醫師。“爭取用8年時間把診所開到全國每個縣,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西醫融合的價值。”

  診所運營情況非常好,只用了1個月就達到收支平衡,遠超預期。他認為,開診所真正體現了他的技術價值,有了體面的收入,並幫助其他醫生拿到了合理薪酬,患者也會受益。

  從中日醫院辭職的中醫,賈海忠是第一人。近年來,隨著政策不斷放開,“醫生創業”這個詞越來越火,越來越多體制內的大牌醫生辭職創業――

  2012年底,血管外科醫生張強從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辭職,徹底離開體制,開始自由執業。2014年7月1日,張強醫生集團宣布成立,成為全國第一個醫生集團。

  2013年6月,帶著“協和急診女超人”標簽的於鶯從協和醫院辭職,震驚了醫療界。2015年5月,於鶯以合伙人身份加入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該診所由美國梅奧醫療集團提供技術支持,有了資本、技術、協和“紅人”的強強聯合,於鶯在業界成為受人關注的創業典型。

  2015年4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肝膽外科醫生謝汝石,率先成立廣州私人醫生工作室。2016年3月,他和同事林鋒一起在深圳建立中國第一個注冊的醫生集團――深圳博德嘉聯醫生集團醫療有限公司……

  醫生創業並不簡單

  在體制內,醫生都是被病人求著,提供不了市場需要的規范化、高質量服務。進入市場後,一切要為病人著想,就連和病人溝通的語氣都要重新學習

  “創業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不去經歷真不知道創業的不易。”謝汝石說,創業醫生個人需要具備一定的品牌知名度,這樣出來後患者依然會跟著他。“體制內的醫生出來創業,需要具備跟資本談判和商業管理的能力。然而,在體制內,醫生都是被病人求著,提供不了市場需要的規范化、高質量服務。進入市場後,一切要為病人著想,就連和病人溝通的語氣都要重新學習。只有病人信任你,才會願意購買你的服務。”謝汝石一直比較注重與患者打交道,從公立醫院出來後更加重視醫患溝通藝術。

  謝汝石說,醫生走出體制還要學會跟政府打交道。原來,醫生集團只能注冊咨詢公司、科技公司等,不具備開展醫療業務的資質。深圳放開政策後,博德嘉聯得以注冊。此後,又引入香港的資本,這也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和政府反復溝通。

  辭職時,賈海忠沒想到創辦診所手續如此多,工商注冊、消防環評、前置審批、選址等頗耗費時間。“租金10萬元一個月,真的等不起。”賈海忠想方設法,終於用3個月辦完手續,比平均審批時間縮短了5個月。然而,經營過程中,時不時發生的大大小小監管,動輒開出不帶提醒的萬元罰單,每一起都讓賈海忠頭痛半天。

  這與於鶯的感受是一樣的。“行政審批太復雜,選址、許可證等按照要求有很多審批手續。”2014年7月,美中宜和診所拿到衛生部門設置許可證,12月完成全部裝修,但直到2015年4月份才拿到執業許可證,6個月拿到組織代碼證,還得去銀行開通POS服務等,這個過程已經很順了,但也差不多有一年時間。

  “不僅如此,診所營業後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事,比如各種檢查。”於鶯說,每周都有一兩撥人來檢查,新的控煙辦法實施,就有人來檢查診所有沒有規章、有沒有標志、有沒有禁煙小組。“這些事情需要專門有人花費時間來處理。”

  從一名普通的急診科醫生到領導著62人團隊的企業執行總裁,這種職業身份的變化,讓於鶯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她說:“什麼叫人力資源,什麼叫財務,什麼叫發展規劃,什麼叫投資,什麼叫股權?只有做了這件事,你才發現原來很多東西都不懂。”

  外面世界依然無奈

  雖然國家對社會辦醫的政策都是利好,但實際上社會資本投資民營醫院仍很艱難。創業者要內心堅強,創業道路上有很多事情是在體制內無法想象的

  醫生自由執業的大門越開越大,引發了很多醫生的創業沖動。留在體制內,醫院有品牌,福利有保障,但是收入難體現價值。離開體制後,則要經受殘酷競爭的洗禮,而且很多是難以想象的挑戰。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藥衛生法教師鄧勇認為,敢創業的醫生一般是年富力強、不喜歡受體制約束、擁有一技之長的副主任以上醫師,在專業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從領域來看,主要還是骨科、口腔科、美容科等,以及那些不需要大型高端醫療設備、不需要借助很多設備和團隊人員、也不需要有太多資金投入的科室。中醫非常依賴臨床經驗,有獨特技術的醫生,才有可能創業成功。

  “政府鼓勵醫生創業,更多的是希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國家對醫生創業設置的門檻不高,但是對醫生來說,市場的門檻比較高。”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苗艷青說,前幾年,有很多年輕的醫生都想從公立醫院出來,尤其是80後醫生,他們覺得在體制內工作有不少障礙。實際上,離開公立醫院後,他們可能發展得更加困難,因為他們一沒有資歷,二沒有人脈,三沒有很好的技術,四沒有患者的認同。對這些人來說,創業的市場門檻比較高。能獨當一面的醫生,勝算才會大。

  鄧勇分析,雖然國家對社會辦醫的政策都是利好,但實際上社會資本投資民營醫院仍很艱難。與公立醫院相比,不管是辦醫的優惠政策、技術資源、醫保准入還是財政支持、融資貸款等,都面臨種種困境。並且,老百姓對民營醫院仍有一定的偏見,影響民營醫院的發展。“比如醫生個人辦中醫診所,在醫保准入方面就很有挑戰。這其中有大量的影響因素,並不是按照你申請我審批這樣一個邏輯來開展。”鄧勇說。

  於鶯認為,醫生創業要先想清楚兩件事:

  第一,醫生創業的好時代已經到來,給了醫生無限可能,但在實踐之前,一定要看看體制內外究竟有何不同、要做的方向是不是符合社會需求。一旦明確,就立刻去干,市場不等人。

  第二,創業者要內心堅強,創業道路上有很多事情是在體制內無法想象的,這時即便受到挫折,也一定要相信自己。

  (文中患者姓名均為化名)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26日 19 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