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症最早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嗅覺受損。據《科學美國人》網站12日報道,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神經病學》雜志上的研究提出,神經遞質功能障礙可能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嗅覺喪失的原因。

超過90%的帕金森病患者報告稱有嗅覺功能障礙,而幾乎所有中度或重度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都存在氣味鑒別障礙。

嗅覺系統包括600萬到1000萬個受體細胞(其中有近400種不同的類型),連接到多個腦結構和神經通路,參與記憶、情感和運動功能。此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加深對嗅覺失靈的了解,來改善相關疾病的診斷和干預。他們調取了30多年來的研究,描述出錯的大腦化學作用,特別是神經遞質乙酰膽鹼可能在神經變性疾病方面帶來的嗅覺損傷等。

目前,健康成年人的認知衰退預測指標中,嗅覺衰退比記憶障礙更嚴重。根據阿爾茨海默症協會報告數據,65歲以上人群中,大約15%―20%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其中一半繼續發展為阿爾茨海默症。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嗅覺衰退也比最常見的肌肉震顫發生頻率高,且嗅覺測試已被證明比運動功能測試能更好地區分患者組和健康對照組。而越早通過測試手段發現患病端倪,醫生可以越早進行干預。

為了正確認識嗅覺功能障礙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之間的聯系,研究論文特別指出,必須參照完整病歷和進行適當的評估後,進行嗅覺測試才有效,因為一些常見的病毒性感冒、吸煙史以及頭部受傷等,也會造成嗅覺失靈。此外,除了嗅覺衰退,包括慢性便秘、白天過度嗜睡在內的其他非運動跡象,也是診斷參照的指標。(記者 房琳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