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曹斯 通訊員/張秋霞)精准治療在當下是個時髦詞匯。不少人聽說靶向藥物可以實現對腫瘤的精准治療而趨之若鶩。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四屆全國腫瘤綜合治療新進展學術大會暨南方中醫腫瘤聯盟成立大會上,大會主席、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林麗珠教授表示,這是個極大的認識誤區。靶向藥首先得有“靶”,精准施治才能起作用。

  林麗珠介紹,所謂精准醫療,即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准的疾病分類及診斷,制訂具有個性化的疾病防治和治療方案。

  精准醫療在腫瘤治療領域表現突出。比如,在對肺腺癌治療過程中,相關靶向藥物能對EGFR、ALK等基因突變患者,產生一定療效,這讓不少人將靶向藥看作萬能神藥。

  “在臨床上,我們甚至會看到一些患者明明沒有靶點,只適合化療,也堅決不化療,非要吃靶向藥。這會既造成浪費,也耽誤病情。”林麗珠說,靶向藥作用的關鍵得有“靶”,沒“靶”無法精准施治。

  林麗珠表示,臨床實踐已充分證明,中藥能在腫瘤治療過程中發揮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減輕放化療、靶向藥物的副作用,延緩靶向藥物的耐藥產生,減少腫瘤的復發轉移等,關鍵是要知己知彼,把握中西醫各自的優勢與不足,找准切入點,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彌補彼此的不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