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保證健康的重要一環,但運動並非只是使蠻勁、時間長,而是講究科學、合理才能事半功倍。

  清晨的公園、熱鬧的廣場上,經常能看到一些倒走健身的人,他們有些邊走邊拍打雙手舒展筋骨,有些走走停停踢腿拉筋。

  倒著走改變了平時一成不變的走路方式,使得參與運動的肌肉在用力習慣和順序上發生改變,可鍛煉小腦功能,提高平衡性和協調能力。倒著走的方向和方式都與正著走不同,如果方法不對反而傷身。因此,倒走應注意以下幾點:

  掌握姿勢。倒走時,不要穿帶跟的鞋,盡量選擇人少、道路平坦的地段,用眼睛余光觀察周圍是否有人或障礙物,避免摔倒。要掌握好重心,步幅大小和快慢根據自身條件而定,時間以15~20分鍾為宜。倒走時,膝蓋盡量不要彎曲,雙手可自然擺動。運動量以感覺有點累,身體微微出汗和氣喘為度。

  與慢跑或快走交替進行,效果最好。鍛煉時,單純的倒走過於單一,難以達到正向走的速度,所以強度不會太大,健身效果不太理想。建議在進行慢跑或快走時,適當進行倒走鍛煉作為調劑,一方面能鍛煉平衡性,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放松。

  有的人不適合倒走。倒走頻率慢,運動強度不大,對體力要求也不高,比較適合不宜做劇烈運動的人。但這種運動對人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反應能力等要求相對較高,平衡性差、患有骨質疏松的老人盡量少倒走,以免發生危險。▲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醫學教研室教授 苟 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