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師詠勇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日前發現30個新的精神分裂症易感位點,相關研究論文於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遺傳學》雜志上。專家認為,該研究將對精神分裂症致病機制的後續研究、個性化診療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嚴重的、也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精神疾病,影響了全球約1%的人群,患者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症狀,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社會負擔,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其發病機制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構成。復雜的致病機制使得長期以來對精神分裂症遺傳機制的研究沒有顯著進展。

時至今日,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國內外已經發現了超過110個的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基因位點,但有很大一部分潛在的精神分裂症遺傳因素依舊未知。大多數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幾率也未能歸因到這些特殊位點,只有3.5%的可以通過GWS位點解釋。而且,目前大多數GWAS研究中的精神分裂症參與者都為歐洲血統。

師詠勇團隊科研人員此次在中國人中開展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並進一步分析精神疾病基因組聯盟(PGC2)的相關數據。其中,包括7699例患者樣品和18327例對照的關聯研究,以及PGC2跨代的GWAS分析(共43175例患者樣品和65166例對照),由此科研人員發現30個新的精神分裂症易感位點。(記者胡德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