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IHME)的一項研究顯示,與上世紀80年代相比,美國不少郡縣的人口預期壽命並沒有上升,有13個縣的嬰兒預期壽命比他們父母幾十年前出生時的預期壽命還要短。研究人員稱,如今美國各縣人口預期壽命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凸顯美國在健康和醫療上的不平等狀況日益加劇。相關論文8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上。

研究人員根據1980年至2014年間的統計數據,分析了美國5個年齡組人口的死亡風險因素,以及種族、衛生保健等社會經濟因素,進而得出上述結論。

從總體上看,美國大部分地區的人口預期壽命有所增長,如科羅拉多州一些縣人口預期壽命不僅全美最高,也高於全球人口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安道爾。2014年,安道爾的人口預期壽命為84.8歲。

但也有不少地區的人口預期壽命不升反降。如肯塔基州奧斯利縣人口預期壽命1980年為72.4歲,2014年則為70.2歲。在西弗吉尼亞州、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幾個州中,也有一些郡縣人口的預期壽命呈下降趨勢。美國松嶺印第安人保護區所在的南達科他州奧拉科塔縣,2014年人口預期壽命只有66.8歲,與蘇丹、印度和伊拉克相仿。

IHME主任克裡斯托夫・穆雷認為,美國每年所花費的醫療費用比其他國家都高,卻存在健康狀況不平等現象,這是不能接受的。2014年,美國人均醫療保健方面的花費為9237美元,而同期預期壽命居世界前列的澳大利亞和日本的人均醫療保健費用分別為4032美元和3816美元。

研究人員指出,從國家層面看待人口預期壽命會掩蓋地區一級存在的巨大差異。除運動不足、吸煙等因素外,種族、受教育狀況等社會經濟因素同樣會影響人的壽命。在美國這樣一個多元化國家裡,後者的影響不容忽視。而要減少美國人健康狀況不平等現象,則需要各層級的政策都做出變革。(記者 劉海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