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時間最為適宜。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藥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天氣寒冷,萬物蕭條,或寒風凜冽,由於啤酒容易傷脾胃,故在聚會的餐桌上,啤酒正在被白酒或者黃酒取而代之,因此古人有“飲溫酒”一說。酒是溫性的,古人喝酒一般要“燙”一下再喝,這樣更能發揮酒的暖身作用。冬季氣溫低,不少人有手腳發涼的問題,也可以“燙”點黃酒或米酒,或者平時燒飯做菜時添加少許黃酒。

  酒宜溫飲。燙酒的習俗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名著中均有所體現。如《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說的就是酒要溫飲,《水滸傳》中多次提到燙酒,《紅樓夢》中燙酒更是寶玉的最愛。燙酒最適宜在冬天喝。

  白酒可以燙熱喝。一是因白酒成分中含有對人體損害的物質,用適當的溫度把酒燙熱可以使這些有害物質揮發掉;二是有利於保護脾胃,尤其是體質虛寒者不宜飲冰涼的酒。黃酒也可以燙熱喝。黃酒中含有極微量的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醛、醚等有機物的沸點較低,如果將黃酒隔水燙到 70攝氏度左右,其中所含的甲醇、醛、醚類等這些極微量的有機物可在燙熱的過程中,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黃酒中所含的脂類芳香物隨溫度升高而蒸騰,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濃郁。黃酒燙熱飲用會使其變得溫和柔順,能更好地釋放黃酒的醇香。溫飲時,酒加熱的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揮發,失去酒香味,就會寡然無味。如果在黃酒中加入姜絲或者話梅,會使酒液更醇美,營養效果也更好。

  (本文摘自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緒前編著的《舌尖上的酒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