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輔助生殖科主任匡延平,歷時8年找出一種全新的促排卵方法――孕激素控制排卵,引起國際生殖醫學界的注意,被命名為“上海方法”。相關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美國生殖醫學會會刊上。

  輔助生殖技術促排卵始終面臨提早排卵和過早黃素化的問題,阻礙了試管嬰兒妊娠率的提高。傳統促排卵方法存在兩個弊端:一是過早排卵,而為了抑制過早排卵,要注射大量藥物,試管嬰兒的超排卵技術變得復雜而昂貴;另一個是卵巢的過度刺激。

  在臨床上,婦女的月經周期分為卵泡期和黃體期,排卵前是卵泡期,排卵後是黃體期。卵泡在卵泡期生長,所以從卵泡早期開始促排卵。在孕激素控制排卵臨床研究中,一名41歲的卵巢隱性衰竭女性,做過兩次試管嬰兒均失敗,在第三次促排卵中孕酮達到19納克/毫升,相當於黃體中期的孕酮水平。匡延平看到卵巢中有卵泡生長,就繼續使用促排卵藥物,等待卵泡長大,結果得到7個珍貴的卵子。該患者足月產下兩個健康嬰兒。

  匡延平的這個發現,激發了他對黃體期促排卵的興趣。然而黃體期的卵泡對促排卵藥物不敏感,最初的嘗試並不順利,直到他注意到一名患者在卵泡期促排卵時使用過來曲唑,最後證實這種促排卵藥或許就是一把“鑰匙”。

  該研究的臨床實踐表明,孕激素控制排卵的方法安全、有效、費用便宜,而且在卵泡期、黃體期都可以運用,從未發生過度刺激。一個周期只需檢測兩三次,大大減少了患者的奔波。目前,上海九院生殖中心與復旦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匹茲堡大學、中科院神經生物研究所合作,進行孕激素控制排卵的神經機制研究,希翼為治療不孕症藥物的開發提供新思路。(通訊員徐英 記者胡德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