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合作團隊在25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以狗為動物試驗模型開發的基因療法,成功治好了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為下一步開展人類臨床試驗鋪平了道路,向治愈人類DMD患者邁出重要一步。

  DMD患兒均為男性。在新出生的男嬰中,每5000人就有一人會患上此病。這些患兒在幾歲時就會表現出肌無力症狀,如行走緩慢、跑步時容易跌倒、上樓和下蹲困難、走路呈典型鴨步等;一般到15歲之前,會惡化到無法自己行走,依靠輪椅生活;隨後各種肌無力、呼吸及心髒問題相繼出現,病人很少能活到40歲。

  科學家們認為,DMD由一種與抗肌萎縮蛋白有關的基因變異引起,這些基因變異會影響抗肌萎縮蛋白的生成,進而影響肌肉的健康和功能。新研究中,法國南特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的科學家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基因轉移療法,成功恢復了實驗狗體內抗肌萎縮蛋白的表達。

  負責抗肌萎縮蛋白生成的基因包含230萬個鹼基對,是“體型龐大”的人體基因之一,現有腺相關病毒載體很難將這麼大的基因載入患者體內。研究小組將抗肌萎縮蛋白基因進行了“壓縮”,只選取了其中關鍵序列的基因片段,制作出功能性縮微版抗肌萎縮蛋白,並成功利用腺相關病毒載入12只DMD狗的體內。

  研究表明,向這些狗僅注射治療一次,兩年來這些狗的病情被成功抑制,不但臨床症狀穩定,肌肉功能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復。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基因療法首次表現出對DMD的長效治療潛力,基因表達和臨床效果維持了兩年之久,而且沒發現任何毒副作用和對這些轉基因制劑的免疫排斥。研究人員稱,DMD是基因療法長期以來的重點研究對象,現在只需足夠資金,這項研究就能馬上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