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簽署六項合作計劃,其中張家口、承德、廊坊等河北多地將與北京開展醫療合作。去年,本市二級以上醫院河北患者占比降至7.5%。同時,本市通過推進首都城市核心區醫療資源向郊區等資源薄弱地區疏解,提升資源布局的均衡性,目前安排及正在安排的疏解大型醫院達到20余家。

  六大合作項目 緩解接診壓力

  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本市已確定六個京津冀重點醫療合作項目。

  通過京冀醫療合作,合作單位不僅留住了更多本地病人,也吸引了山西、內蒙古等周邊外地患者。如張家口市第一醫院的“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開診後,門診和住院患者同比增長13.17%和18.38%,其中外地轉入91例,分流進京人員近萬人。統計顯示,2016年在北京市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出院的350.5萬患者中,河北患者人數占比從2013年的9.1%降至7.5%,京冀醫療協同發展成效初顯。

  嚴格控制增量 促進資源均衡

  市衛計委按照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的總體要求,嚴格執行了醫療衛生領域的“負面清單”制度。一方面嚴控本市東、西城區及五環路內的新增醫療資源,對於包括協和醫院、煤炭總醫院、電力醫院、世紀壇醫院等多個不同隸屬關系的醫院擴建和增床項目予以嚴格把關,初步遏制了大醫院規模的盲目擴張;另一方面引導核心區優質資源向資源薄弱地區轉移。

  此外,本市正在逐步落實並持續推動重點醫療合作項目。其中,北京朝陽醫院等4家市屬醫院與位於燕郊的河北燕達醫院建立對口合作關系,積水潭醫院等4家市屬醫院與張家口市5家醫院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友誼醫院等3家市屬醫院與唐山曹妃甸區2家醫院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北京朝陽醫院等4家市屬醫院和航天中心醫院與承德市5家醫院建立對口合作關系。

  設醫療服務帶 床位近三萬張

  據悉,市衛計委規劃約20個市屬醫療衛生機構疏解項目,涉及疏解總床位5600余張;通過與國家衛生計生委及委屬委管醫院的溝通,初步形成13家委屬委管醫院的疏解意向項目匯總。目前,在北京周邊地區初步形成了33家醫院或院區構成的醫療服務帶,總床位達到29946張,占全市床位總數的26.4%。

  同仁醫院、積水潭醫院等11家三級醫院在新城或城市居民組團地區建立分院或新建醫院。天壇醫院整體搬遷工程主體結構已封頂,預計今年達到試運行條件。朝陽醫院常營院區項目已完成床位批復,友誼醫院、安貞醫院等醫院探索以PPP和特許經營等模式與社會資本合作建設分院或新院,規劃、設計、立項等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專家坐鎮燕郊 就近就醫便利

  京津冀合作醫療開展以來,燕達醫院被納入北京市新農合定點醫院,並可享受醫保和醫療票據使用方面的試點政策,為在燕郊居住的北京人口和當地患者就近就醫提供了極大便利,北京老人甚至“追”著北京專家到了河北。

  沈懿老人今年92歲,2014年她被家人送到燕達養老院。“當時我們選擇燕達養老院主要是看重它緊鄰燕達醫院,老人就診方便。”沈懿的女兒告訴記者,今年3月老人突發腿腫,當時血壓200多,情況非常危急。經過來自朝陽醫院的心髒專家盧長林的診斷,老人是腎動脈狹窄引發高血壓,同時患有嚴重的冠心病。盧長林親自操刀為老人進行手術,冠狀動脈右側閉塞的部分成功打通了,病人的血壓術後非常平穩,食欲也恢復了。如今,來自北京的專家已經成為了燕達醫院的“金字招牌”。

  ■鏈接

  六大醫療合作項目

  開展北京―河北燕達醫療合作項目,以提升京冀交界地區衛生服務能力;

  開展北京―張家口醫療合作項目,以滿足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醫療衛生保障需要;

  開展北京―曹妃甸醫療合作項目,服務於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服務於首鋼等在京企業外遷;

  開展北京―承德醫療合作項目,逐步形成京津冀西北部生態涵養區的區域醫療中心;

  開展北京―保定醫療合作項目,在北京和石家莊之間形成具有一定醫療輻射能力的區域中心;

  開展北京―廊坊醫療合作項目,以提高廊坊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記者 徐晶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