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歲的毛毛(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治療漏斗胸。

漏斗胸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4‰,男女發病率之比在4:1左右。該疾病在患者出生時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症狀越來越明顯時才被發現。除了影響外形,漏斗胸還會壓迫心髒和肺,影響心肺功能。

以往,漏斗胸治療多采用手術的方法,先在胸腔置入鋼板,借助鋼板用外力將凹進去的胸壁抬起,一次成型後,在2年~3年後把鋼板取出。

浙大兒院心髒外科、胸外科主任李建華發明了能自動貼合胸部輪廓的負壓吸盤,用於臨時吸起胸壁,防止鋼板造成心髒損傷,減少手術風險。這項專利的原理與拔火罐十分相似,產生的作用力能將胸壁抬起,長此以往達到治療效果。

這種負壓吸盤最大的好處,就在於能隨時隨地進行,治療過程也沒有痛苦――每天在家吸附一兩個小時,幾個月後一般就能見到效果,整個療程和手術一樣需2年~3年,費用卻僅為後者的7%~8%。

在此基礎上,李建華帶領的團隊又研發了無輻射的3D成像技術,用來定期評估負壓吸盤的治療效果,形成與負壓吸盤相匹配的評估系統,監督並提高居家治療的有效率,此項技術目前正在申請專利。

在李建華看來,原本治療漏斗胸的手術也不能完全淘汰,有近20%的患兒光用負壓吸盤不能完全治愈漏斗胸,對於這部分孩子,可先嘗試用負壓吸盤治療3個月~6個月,減少之後手術的風險。(記者俞欣 通訊員王雪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