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作為最常見的慢病之一,病人在控制病情的過程中,需隨時就診,調整用藥。為保證醫生的精准判斷,病人就診時怎麼說、說什麼很重要。以下10個問題尤其要准備清楚。

1. 何時發現的高血壓?

有些病人是因為頭痛、頭暈等不適到醫院就診時發現患有高血壓,也有人平時沒有症狀,是在偶然測血壓時發現血壓升高。患高血壓的時間長短對於治療方案的確定有影響,應該告知醫生。

2. 曾經出現過哪些不適,現在是否還有症狀?

不同高血壓病人的臨床症狀相差很大,有人幾乎沒有症狀,有人症狀很嚴重,有人服用降壓藥物後不適緩解或消失,也有人服藥後頭痛頭暈反而加重。這些情況都對確定用藥方案有參考價值。

3. 血壓最高達到過多少?

我們的血壓一直在波動,上午、下午和晚上測量都可能不同,今天和昨天的測量數據也會有一定差別。為了便於醫生全面了解病情,就診時應該告訴醫生平時血壓是多少,最高和最低分別達到多少。

4. 發現高血壓後是否進行了藥物治療,曾用過哪些藥物,效果如何?是否始終堅持每天服藥?

過去的治療經歷以及療效對於醫生確定新的治療方案很有幫助。

5. 服用降壓藥物後有無出現過副作用,都有哪些副作用?當時用的什麼藥物?出現副作用後是否停藥或者減量?

過去應用藥物治療後如有過不良反應,應該告訴醫生,以及具體的藥物種類和不良反應的表現,便於調整用藥。

6. 應用降壓藥後是否有過由臥位或坐位站起來時頭暈、眼前發黑的表現?

上述是體位性低血壓的表現。體位性低血壓症狀嚴重的病人,選擇降壓藥物時應該更加謹慎。

7. 目前正在服用哪些降壓藥物?近兩周內血壓控制情況如何?

根據這些信息,醫生可以決定是否調整治療方案以及如何調整。

8. 除了高血壓外是否還患有其他疾病,具體都有哪些(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病、腦中風等)?

同為高血壓,合並上述疾病與沒有任何合並症者,處理原則是不一樣的,降壓強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合並糖尿病時應該更嚴格地控制血壓。

9. 除了降壓藥物外,目前還在長期服用哪些藥物?

一些藥物與降壓藥之間可能相互影響,有些藥物不能同時應用,因此就診時應該將目前正在應用的所有藥物都告訴醫生,便於醫生全面地權衡治療方案。

10. 是否定期在家自測血壓並做了完善記錄?

建議每位高血壓病人經常自己在家測量血壓,每周測量3次,並詳細記錄測量時間以及測量數值,就診時將記錄單提供給醫生,這樣會大大縮短醫生的問診時間。

此外,高血壓病人就診時最好帶上目前正在服用的各種藥物的外包裝,可以幫助醫生更清晰地了解用藥情況。就診時,主動全面地向醫生提供上述信息,有助於醫生在短時間內了解病情,從而確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