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好壞和其身體功能狀態有密切關系,而功能狀態又與肌肉是否強壯直接相關。老年人之所以各種運動、生活能力會下降,很大程度上緣於肌肉悄無聲息地流失。“長期以來,肌少症都在困擾著許多老年人,而過去人們對此知之甚少。”北京協和醫院老年科醫師張寧博士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北京協和醫院老年科的醫生們用多種方式普及肌少症知識,以期提升人們對它的認知,減少其危害發生。

肌肉隨時光流失而減少

所謂肌少症,是老年綜合征的一種情況,全名叫骨骼肌減少症。通俗講就是肌肉質量減少了,肌肉功能下降了。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2016年發布的《肌少症共識》指出:肌少症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漸減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現之一,會增加老年人的住院率及醫療花費。雖然目前肌少症還沒有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編碼,但張寧說,近年來該病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

張寧介紹說,歐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組對肌少症的診斷有三條標准。一是肌肉質量減少,目前臨床上可通過生物電阻抗分析儀來測定機體的肌肉質量。二是肌肉力量下降,這個測量更簡單,其中握力就是一個很好的判斷肌肉力量的指標。目前,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對每一位住院的老年患者都常規測量握力。三是軀體功能下降,這也是一項簡單易測的指標。通過步速、6分鍾行走、5次起坐試驗等方法,可以得到患者的軀體功能參數。以上三條,滿足第一條以及第二、三條中的任何一條,即可診斷為肌少症。

肌少症為什麼會發生?張寧說,是多因素導致的。第一個重要原因是年齡。骨骼肌質量、肌肉力量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是一個自然趨勢,即便青年時代身體機能很好的人(如運動員)到老年時也難以幸免。但是肌肉丟失的速度在不同個體間會有很大差異:青壯年時肌肉儲備良好的人,老年時肌肉減少的速度相對緩慢。第二個原因是運動過少。有些老年人長期臥床,或大部分時間不活動,這樣的老人在短時間內肌肉就會大量流失。有研究表明,老人臥床1周,其下肢肌肉即會流失5%左右。第三是飲食不科學,很多老人因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慢性病,在控制飲食上很下功夫,吃得過於清淡,使蛋白質攝入不足,影響到肌肉代謝。第四是疾病引發,尤其是機體內持續的炎症狀態。近年的研究發現,很多衰弱的老年人體內存在長期的慢性、低滴度、系統性炎症狀態,這種炎症狀態使得機體分解代謝增強,同時加速了肌肉的分解及消耗。還有一些患者,例如合並腫瘤、未有效控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機體內則處於更加強烈的系統性炎症狀態,常稱為惡病質。這種與強炎症狀態相關的惡病質使得機體分解代謝更加明顯,肌肉消耗更為顯著。

張寧說,從臨床來看,很多老年人是以上幾種情況並存的。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值得重視,就是衰弱、肌少症的老人常合並抑郁、焦慮等心境障礙。

生活質量因肌少症常愈下

肌少症的出現是老年人機體“由盛轉衰”的一個關鍵節點。肌肉(尤其是核心肌群)的質量及功能是維持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軀體功能、保障個人生活品質的關鍵儲備。肌少症發生後,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將難以維持,而且更容易發展到衰弱(frailty)階段,肌少和衰弱相輔相成。

張寧介紹說,在老年科,對於一個老年患者,首先是要評估其疾病情況,其次要評估其軀體功能情況。因為對於同樣年齡的兩個老年人來說,肌肉功能強的一位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各種運動,一般都不會受到影響;即使有慢性病,其康復能力也會強。而肌少、軀體功能差的一位,對於社會活動、體育運動,則會心有余而力不足;慢性病的康復能力也差,常會因一場感冒等而被“擊倒”。也就是說,肌肉狀況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不只如此,肌少症的最大危害是增加老年人不良事件的發生。”張寧說,肌少症、衰弱的老年人“脆性”很大,對各種應激事件的抵抗及應對能力均很差,一個小的不良事件即可以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使老人發生殘障或失能。肌少症、衰弱的老人容易發生跌倒,繼而在跌倒後發生骨折。骨折後需要住院治療、需要手術干預。而住院期間及住院後的不活動、少活動將使得老年人的肌肉進一步萎縮、軀體功能進一步喪失;且在這期間很容易繼發感染、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等事件,最終結局就是老人的殘障、失能。此外,即使骨折手術成功、術後傷口愈合恢復良好,老人的軀體功能也往往很難再恢復到跌倒前的水平。

雖然肌少症不像心腦血管病那樣在急性發作時會突然致命,但會使軀體功能、生活品質受到很大影響。張寧提醒,如果老人出現走路變慢、有嚴重疲勞感、體重下降等情況,尤其是伴不明原因的心情低落、興趣減退、厭食時,一定要引起重視,最好到老年科做一個綜合評估。

延緩靠運動加蛋白真給力

“雖然老年人肌肉質量減少和功能下降是不可逆轉的自然趨勢,但我們可以延緩這個進程。”張寧說。怎樣去做呢?最重要的是通過運動儲備肌肉、體能,特別是抗阻運動(拉彈力繩、握彈力球等)、負重運動對於肌肉的鍛煉是非常有好處的。老年人千萬不能靜坐不動或少動,哪怕是做些家務也好,最好要動起來。

《肌少症共識》也指出,運動是獲得和保持肌量和肌力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中山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的多位專家也曾撰文講述運動對肌少症老人的重要性。

其次是基礎營養支持,在提供充足的熱量、微量營養素的基礎上,保證優質蛋白的足量攝入至關重要,而動物蛋白要優於植物蛋白。攝入多少蛋白質對於老年人才夠?張寧說,每千克體重每天1.02克的蛋白質才能維持老年人機體的正氮平衡。要維持肌肉質量和肌力,老年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質,每千克體重每天1.2克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補充量。如果一定要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當中排一個次序,那麼對於老年族群,蛋白質的重要性要放到第一位,要多吃牛肉、豆制品等食物。

張寧介紹說,在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是近年的研究熱點,充足的亮氨酸供給能增強肌肉的合成代謝。乳清蛋白中亮氨酸含量相對較高,對於特定人群,適當補充乳清蛋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不要忘記維生素D!充足的維生素D補充能夠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推薦劑量為每日維生素D 800~1200國際單位。

合並抑郁症的老人,要進行抗抑郁治療。對於有慢阻肺等慢性病的老人要積極進行慢性病的治療。對於失能的老人,要改進照料方式。

關於肌少症的藥物治療,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夏維波曾撰文指出,目前還缺少以肌少症為適應證的藥物,臨床上用於其他疾病治療的部分藥物可能使肌肉獲益,進而用於肌少症。其中包括合成類激素、活性維生素D、β腎上腺能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