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日發表一份有關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研究報告稱,唾液不是寨卡病毒的有效感染途徑,因此親吻及共用碗筷等日常接觸行為不太容易傳播寨卡病毒。這將幫助科學家理解寨卡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模式。

  盡管絕大多數寨卡病毒感染者症狀比較溫和,但孕婦感染寨卡病毒,卻可能損害胎兒大腦,且目前既沒有獲批上市的疫苗,也沒有特效藥。該報告稱,寨卡病毒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之後病毒能在血液和唾液裡存活兩周,在母乳裡存活數周,在精液裡存活數月,並通過性行為傳播,但一直不清楚能否通過唾液傳播。

  此次,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托馬斯・弗裡德裡克及其同事以猴子為實驗對象。他們用寨卡病毒感染猴子,再從受感染對象唾液裡采集樣本。他們用這些唾液塗抹5只猴子的扁桃體,兩只猴子的鼻孔或眼睛。他們還用濃縮的高濃度寨卡病毒溶液塗抹另3只猴子的扁桃體以作為對照,這些猴子被塗抹前均健康。

  實驗發現,扁桃體被塗抹唾液的5只猴子都沒有感染寨卡病毒,鼻孔或眼睛塗抹唾液的兩只猴子也沒感染,但是扁桃體被直接塗抹寨卡病毒溶液的3只猴子都被感染了。

  研究團隊因此表示,唾液並非寨卡病毒傳播的有效途徑,原因首先是唾液裡的寨卡病毒濃度較低;其次,唾液裡有殺滅微生物成分,讓寨卡病毒無法生存;最後,唾液的黏稠度阻礙了病毒移動並感染細胞的能力。

  2016年,美國曾報告一名兒子在照顧感染寨卡病毒的父親後也被感染,但感染途徑未知。這名兒子曾與他父親有過擁抱和親吻等行為,但他父親體內寨卡病毒的數量比一般患者要高出10萬多倍。

  研究人員表示,美國這名已病故父親的血液內病毒數量屬於異常,盡管通過唾液傳播理論上是可能的,但它需要的病毒數量非常之高,而絕大多數患者的病毒數量都達不到這個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