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6個月大的孩子,一顆雞蛋大小的心髒,如果要在上面做手術,難度猶如“針尖上起舞”。可真的有醫生做到了,當然,十分不易。

  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了解到,省醫心、肺專家日前聯手挑戰高難度手術,運用胸腔鏡下微創入胸術式,為患兒摘除心內腫物,這個腫物是一顆雞蛋大小的縱隔腫物,為下肺靜脈、右肺動脈主干、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降主動脈所包繞,位置凶險,如果不手術,將隨著孩子的長大進一步擴大,繼而影響孩子心髒排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先心病篩查發現胎兒心髒問題

  這個孩子叫小豪(化名),他還在媽媽肚子裡,胎齡才24周時,在一次四維心髒彩超先心病早篩檢查中,結果提示縱隔腫物!小豪媽媽不禁十分擔憂,醫生建議將孩子生下來再處理。小豪五個月大時,經心髒磁共振檢查,發現一個雞蛋大小(約30×21×20mm)的腫物貼心包,壓著左心房。雖然腫物不大,但位置凶險,若進一步增大,極易受壓迫,小豪隨即住進省醫心兒科待手術治療。

  “若采用傳統手術方案開胸取出囊腫,雖相對安全,但術後創傷大,術後恢復久。”心肺研所成立專家小組,啟動相關科室會診。考慮到患兒低齡,傳統的開胸手術風險太大,幾經商議,省醫心、肺外科兩個團隊強強聯手,提出了大膽的設想:患兒側臥體位,采取胸腔鏡下微創入胸手術,隆突下入路,體外循環全程保駕護航。但此法難度大,需要操作高度精細,但創傷小,術後恢復快,對小豪日後的生活影響小。

  多學科聯手為小患兒完成了手術

  “一切為了孩子”,術前,醫生們精密設計手術計劃,並根據影像資料明確比鄰的重要器官,周密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利情況,一一備好解決方案。

  手術當天,兩大學科團隊為小豪施行了全麻下微創縱隔病損切除術(胸腔鏡下側胸入路不切開肋骨)。在側胸肋間開了一個僅4cm的切口,胸腔鏡進入胸腔後,發現腫物和心包界限不清,稍有不慎,將傷及孩子心髒。主刀專家憑著深厚的解剖功底,對影像資料的高度了解,選取隆突下入路,精細地分離周圍組織,選定可疑位置後頭皮針穿刺試探,確認目標後迅速准確地進行摘除腫物!經過兩個半小時的手術,腫物成功取出,手術順利完成!最大徑約3cm,包膜完整。術後小豪轉入心外小兒ICU病房監護,三天後自主呼吸平順,循環穩定,轉回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省醫心研所陳寄梅副所長和肺研所鍾文昭主任醫師表示,多學科團隊合作使患兒在安全的保障下接受微創切除和快速康復。(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張丹娜 郝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