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女性生育年齡一推再推,順應自然規律生孩子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怎麼辦?求助現代技術,輔助生殖技術成了萬能法寶。

然而,近日,一篇由劍橋大學研究者完成、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最新研究指出,隨著母體年齡的增長逐漸老化的子宮,才是與年齡相關引發妊娠並發症的根本原因。

這告訴我們,對於大部分女性來說,冷凍卵子可能並不能達到她們想要的結果。即便有質量上好的卵子,老去的身體也難以消受,40歲之後懷孕流產、死胎、早產風險明顯增加。在采訪中,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葛明曉醫師一再強調,包括“試管嬰兒”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都不能跨越自然規律這一道紅線,“面對衰老的卵子、卵巢,醫學也是有限的。”

“老”卵母細胞、“異常”胎盤,到底誰在搗鬼?

眾所周知,25-30歲是最適合婦女懷孕和分娩的年齡段。早有研究表明,35歲以後婦女懷孕期間的死胎率會直接翻倍,而45歲左右懷孕的婦女死胎率更是最適分娩年齡的3-4倍。

為什麼35歲之後的婦女懷孕的風險如此之高呢?

以往人們通常認為,隨著年齡的增加,卵母細胞染色體分離錯誤發生的幾率幾乎會呈指數增長,因此年齡大的婦女很容易產生核型錯誤的卵子,從而導致妊娠前期的自發性流產,大大降低了婦女懷孕的成功率。因此,近幾年關於冷凍卵子的話題也較為火熱。像35歲的張鈞甯這樣考慮凍卵者不在少數,尤其是女明星一個比一個坦誠,比如徐靜蕾、比如林志玲,凍卵之後,徐靜蕾就經常向身邊的女朋友推薦這項技術,她身邊有很多年紀相仿的女朋友,有人想要孩子時發現難以受孕。她的建議是只要你有經濟實力,就應該去做凍卵。

然而研究者們發現了不同以往的現象。

上述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的最新研究是由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與Babraham研究所的Myriam Hemberger博士合作進行。

Hemberger博士長期致力於胚胎發育的研究。在Hemberger博士看來,雖然卵母細胞染色體分離錯誤可以解釋年齡較大婦女在妊娠早期的自然流產現象,但是這無法解釋妊娠中後期的一系列的並發症,例如圍產期死亡、死胎、早產、低出生體重等等問題。因為,絕大多數出現這些並發症的胚胎沒有出現染色體異常情況。更重要的是,早有研究表明,這些妊娠並發症往往都伴隨著胎盤發育異常。因此,Hemberger博士懷疑胎盤發育異常可能才是與孕婦年齡相關的妊娠並發症的主要原因。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Hemberger博士選擇了可以生育的老年雌性小鼠以及年輕雌性小鼠進行實驗,分析這些小鼠妊娠後的胚胎以及胎盤發育狀況。她通過實驗發現,與年齡相關的妊娠並發症不是由“老”的卵母細胞引起的,而是與“異常”的胎盤相關。

總的來說,Hemberger博士的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化的子宮內膜上皮細胞對激素敏感性會逐漸降低,並導致胎盤發育異常,這才是與年齡相關的妊娠並發症的主要原因。

輔助生殖術不是在挑戰極限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研究,並未成定論,還有待進一步得到證實”,葛明曉介紹說,我們現階段可以明確的是,年齡與生育力密切相關,隨著年齡增加,生育力逐步下降。

我們以前常說“人定勝天”,可人依舊抵擋不住大自然的力量。

葛醫生援引有關權威統計數據介紹說,育齡女性中總的自然流產率約10%-15%,35歲時流產率可高達20%,大於44歲流產率可達50%以上,這個數據是非常的高。

孕婦隨著年齡增加,胎兒出現染色體異常的幾率增高,35歲以下,大約800-1000次懷孕,才有一次先天愚形,35-40歲,每懷孕500次左右,就有一次先天愚形,40歲之後,每200次懷孕,就有一次懷異常胎兒。葛明曉說,“更直觀來看,通常,絕經前十年自然生育力已經進入尾聲,我國女性的平均絕經年齡是49.5歲。”

“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和年齡也有顯著關系”。以我們臨床情況看,25歲到35歲是成功率最高的時期,尤其在35歲後,成功率則逐漸下降。40歲以後則為20%以下。所以試管嬰兒只是一個希望,但“通常女性年齡超過45歲,我們委婉建議放棄”。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做試管嬰兒手術,發現40歲以後成功率是顯著下降的,43―44歲基本是直線往下掉,45歲以後成功率就接近底線了。“工作這麼多年,我接診患者中成功分娩年齡最大的為44歲,有一位46歲受孕成功,但多次流產。”

“所以說,生育年齡極限我們沒法挑戰,輔助生殖技術也不是為了挑戰所謂生育極限,而是治療不孕症,幫助這些患有不孕症的夫婦受孕”,葛明曉進一步介紹,比如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適應症(俗稱第一代試管嬰兒)主要解決女性輸卵管堵塞性不孕,比如結核患者、盆腔粘粘嚴重者、輸卵管堵塞、輸卵管切除等不孕者;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適應症(俗稱第二代試管嬰兒),解決的是以男性不孕育為主的不孕症問題,比如重度少、弱精,可能經過中、西醫治療調理等,但依舊活精只有幾條,高倍鏡下只看到幾條、十幾條精子,沒有辦法自然受孕,自然受孕通常要求有效活精至少達到200萬條以上;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俗稱第三代試管嬰兒),指在胚胎移植前,對胚胎的遺傳物質進行分析,診斷是否有異常,篩選健康胚胎移植,防止遺傳病傳遞的方法,比如地中海貧血遺傳病,可以通過第三代技術來盡量避免。

此外,葛明曉強調說,我國對冷凍卵子也有嚴格限定,如今的“凍卵”屬於輔助生殖范疇,通常針對有醫學指正並經倫理委員會通過的情況下,考慮冷凍卵子。目前還不接受未婚女性卵子冷凍的要求。

沒遇到如意郎君前能做些什麼?

既然年齡是跨不過去的坎,冷凍卵子不是權宜之計,在沒遇到如意郎君而未生育之前,且依舊懷有生育願望的女性朋友能做些什麼?

葛明曉給出了三方面建議。

首先,在沒有計劃懷孕前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預防繼發性不孕症。

一不小心意外懷孕,無論人流手術還是藥物流產,無論無痛人流亦或是其他,只要流產就有傷害,“切忌聽信一些廣告。”葛醫生強調說,流產會引發一系列生育問題,比如人流術引起的宮腔粘黏大概有10%-20%的幾率,而宮腔粘黏又是不孕症的常見致病因素,盆腔炎症引發的不孕症在臨床也是逐年增加。避孕方式,葛醫生推薦短效口服避孕藥、避孕套等,特別不推薦緊急避孕藥。

其二,生活方式一定要健康。

不良生活方式,包括熬夜等對懷孕影響大。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臨床我們看到,很多人都做不到位,一邊在做試管嬰兒,一邊還熬夜加班、精神壓力大”,葛醫生說,長期熬夜造成生物鍾紊亂,進而內分泌代謝紊亂,長期這樣會影響生育能力。

我們要倡導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規律、飲食健康、合理運動、保持良好情緒精神。葛醫生說,生活健康不僅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的。壓力大、精神狀態差也會造成生育力下降。

第三,定期體檢。

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檢查,檢查項目包括婦科常規檢查(宮頸、白帶等),像白帶檢查看是否有炎症;超聲檢查,B超可以發現卵巢囊腫、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器質性疾病,同時B超還可以檢查卵巢儲備功能。

性激素、甲狀腺功能檢查也很重要,近年來甲狀腺功能檢查逐漸受重視,這也是影響懷孕、影響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

如果B超、性激素檢查發現卵巢儲備功能異常,葛明曉醫生建議可做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檢查。近年來,國內許多中心也有陸續開展該項激素的檢查。AMH與基礎性激素及超聲測量卵巢基礎竇卵泡數三者相結合,更准確評估卵巢儲備功能。(記者 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