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一床難求,怎麼辦?既能不離開家庭,和子女待在一起,又能在家門口找到同伴,實現“老有所樂”――社區居家養老,憑借多方面的優勢,成為老年人群體理想的養老狀態,也成為各地政府青睞的養老模式。

  在社區養老熱的背後,資金缺乏、服務不夠專業等問題也亟待破解。記者日前走進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求解社區養老。

  政府主建企業運營

  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將覆蓋100%的城市社區

  “聽聽課,唱唱歌,學學手工插花,晚年的生活幸福得像花兒一樣。”在天心區先鋒街道南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62歲的劉映梅老人眉飛色舞。

  早上在家吃完早飯,迫不及待地來到位於小區裡的養老中心,上一堂手工課;中午只需花12元就能在養老中心吃一頓三葷一素的中餐,飯後還能躺在床位上休憩一會兒;下午可以和同伴們玩玩牌,交流手工課學到的東西,或者做個中醫理療;晚上回家和兒女共進晚餐。這是劉映梅老人嶄新的退休生活。

  兩年前劉映梅退休之後,待在家裡常感到寂寞,偶爾去小區的麻將館轉一轉也覺得“無味”。“時間過得特別慢,每一天都特別長。”自從去年底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放以來,她形容:“生活簡直像抹上了色彩一樣,每一天都特別充實。”

  像這樣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天心區已建成15個,按照計劃該區將實現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覆蓋100%的城市社區、60%以上的農村社區。

  “對於養老工作,政府既要兜好底,也要善於盤活資源、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天心區區委副書記、區長謝進認為,可以通過不斷探索“政府主建,企業運營”的模式,引導養老服務業集聚發展。南城社區這家機構就是由街道和社區提供場地,由一家養老公司運營,面向社區的老年人,以免費或低付費形式提供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服務。

  天心區專門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辦法》《天心區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補貼制度》等多項制度,劃出了關於社區養老的硬槓槓。例如,新建小區按照每百戶30平方米的標准配建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社區辦公服務用房要拿出一定比例面積用於養老服務,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沒有達到每百戶20平方米標准要求的,要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開辟養老服務用房。

  “政府不僅提供場地,各級財政還對新建的養老服務中心給予建設和運營補貼。”天心區民政局負責人說,將為全區10.5萬名60歲以上老年人營造“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良好環境。

  社會力量深度參與

  老年人可享受全方位的專業照顧

  引入社會力量深度參與,不僅解決了政府的資金難題,更關鍵的是能夠提供專業化的一站式居家養老服務。

  南城社區的養老服務中心,設有服務大廳、智慧空間、文化小棧、健康小屋、日間照料、手工制作、幸福食堂等集中服務功能。另外,配備店長、護理員、中醫康復專員、服務人員、助餐員5名專職人員。

  該養老公司副總裁鄧峰移告訴記者,健康室的3位護理人員都是從醫科院校畢業的專業醫生,其中一位還是副主任醫師,“老人在這裡可以享受專業的理療服務,但是價格比市場行情低了將近一半。”在天心區,專業化運營的養老服務中心基本都配有2―3名來自相關高等院校的養老專業人才。

  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老人們可以進行免費體檢,體檢結果自動記錄,形成持續、動態的健康監測。老人們可以一邊看電影、玩棋牌,一邊使用電子化的康復理療設備,或體驗專業中醫保健師的艾灸、推拿等服務。

  在青園街道湘園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負責運營的另一家養老公司,利用最新醫療器械技術和軟件系統,為社區老人通過量血壓,測脈搏、體溫、血糖等,建立老年人生命體征數據庫。根據檢測到的大數據特征,定期組織醫院為老人進行針對性的免費體檢,組織醫護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定向義診。在該養老公司負責人文華看來,社區給老年人提供閱覽室、娛樂室等活動場所並不鮮見,但是提供不了專業的日間照看和護理等養老服務,“專業化的公司進來,就能補齊這一塊短板。”

  無論是在南城社區,還是在湘園社區,記者發現,養老服務中心場內外均安裝了視頻監控和緊急呼叫按鈕等針對老年人的安全看護系統。同時,場所內部的通道、洗浴間和衛生間等處進行了適老化改造,看得出負責運營的企業很注重這些細節。

  養老插上“互聯網+”翅膀

  足不出戶就有各種“托老”碎片化服務

  在南城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智能健康一體機”前,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只需要輸入老人的身份證號碼,老人近期身體的各項指標便一目了然,“兒女們通過手機也可以遠程及時掌握父母的健康信息。”

  該中心還開通了養老服務APP和微信公眾號,老年人或子女通過手機,就能享受到各種服務。“老年人需要的服務很多是‘碎片化’的,並不是一個集中的養老區域就能解決。”鄧峰移介紹,目前,該中心提供的具體服務項目有健康咨詢及監測、便捷就醫、義務理發、出行陪同、洗衣服務、日托服務、安全看護、精神慰藉等40余個。

  “互聯網時代,養老事業不能落下。”天心區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區長康鎮麟說,“天心區養老事業正在實施‘四化’建設――體系化、標准化、信息化、多元化。”

  目前天心區正在如火如荼地引導實施“互聯網+養老”工程,推動全區養老事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天心區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智慧健康養老雲平台”,集服務對象管理、緊急醫療呼叫、健康評估及干預、生活便捷服務、親情問候於一體,實現了網絡全覆蓋。

  采訪中,一些老人的兒女感歎,當養老產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突破傳統服務的時間、距離和能力等限制,提供更便捷、更多樣的服務途徑和入口,足不出戶也能享受各種“托老”碎片化服務。

  “人人都會老,我們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把養老事業辦成天心區‘第一民生品牌’。”天心區區委書記朱東鐵說,天心區以“一個中心”(區社會福利中心)為龍頭,“三級網絡”(社會養老機構―街道日間照料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網)為補充的全區養老服務設施分布格局,已日趨完善。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26日 09 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