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撥動那琴弦,驚動那百年沉澱,那是東方霍普金斯神秘的內涵”。一首改編歌曲《七裡香・協和緣》,道出了“中國現代醫學搖籃”協和百年之內涵。

6月15日下午,百年古建築協和禮堂內,數百名協和專家學子齊聚一堂,參加由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承辦的《百年協和醫學與健康講堂》開講儀式。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曹雪濤院士,原院校長巴德年院士、劉德培院士,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宣傳司副司長宋樹立等出席會議。

宋樹立副司長對此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今天協和在全社會健康傳播上做了非常好的表率,把健康的金鑰匙交到群眾手裡,會有力促進健康中國的建設。”

權威發聲 樹立健康傳播行業標桿

“目前我國人民群眾對於健康信息的需求非常旺盛,然而供給嚴重不足。在有限的信息供給裡,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宋樹立認為,優質、高標准內容匱乏,權威聲音缺失,頂級、專業傳播機構緊缺,頂級專家與普通百姓之間更是鮮有良好的溝通渠道。健康傳播行業急需規范。

鑒於此,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緊抓“健康中國”的歷史新機遇,推出“百年協和醫學與健康講堂”科普項目,攜手全社會的力量,發出“健康最強音”。

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方,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海濤說,此次百年協和大講堂的推出,旨在打造中國頂級的健康傳播品牌,組建中國頂級的醫療與健康知識服務平台,樹立健康傳播行業標桿,力爭“將健康的金鑰匙交到群眾手裡”。

走近群眾 百年智慧惠及普通百姓

“協和在做頂天事業的同時,著重立地,因為醫學不僅是為個體看病,關鍵在於為群體工作,解決中國大地上老百姓的需求。”曹雪濤院士在《百年協和與健康中國》主題報告中提到。

目前,我國公眾的健康素養相對較低,健康訴求依然停留在就醫需求階段。隨著社會的進步,民眾的健康意識雖有所抬頭,無奈卻經常被各色所謂的 “磚家”的理念所誤導。

上世紀30年代,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教授蘭安生提出了“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預防理念,此後此理念在協和生根發芽。他提倡,象牙塔中的協和學子們應該“走出醫院,走進胡同,到達北京底層人生活的真實世界。”

今天,面對國家“健康中國2030”宏偉藍圖,百年協和以《健康講堂》的方式傳承先驅的健康教育理念。

王海濤表示,通過邀請百名專家,舉辦百場講座,講透百個專題;走進學校、走進機關、走進企業,把健康知識傳遞到社會;走進媒體,通過媒體的擴大、傳播,讓健康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實現“百年協和智慧惠及百姓需求,醫學知識傳播助力健康中國”。

“123”行動計劃旨在打造“世界協和”

100年來,協和醫學院根據自身特點,形成了自有的育人體系,源源不斷地向全球輸出醫學家、醫學教育家、醫學科學家等優秀人才。如今的協和,已經站在中國醫學之巔,正向“世界協和”邁進。

新的百年,協和將“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以及要“建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學校”。為實現這一目標,協和將開展兩個“123”發展戰略。

曹雪濤院士表示,通過“123”創新行動計劃,啟動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將進一步夯實核心基地建設,把醫科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現代醫學科學研究院所。通過“123”協和提升計劃,爭創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把百年協和建設成世界一流醫學院。

有專家表示,協和猶如一棵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向上,努力地生長,引領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引領著健康傳播行業規范;向下,深深地植根於泥土中,深入群眾,解決群眾現實面臨的健康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