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課題組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孫益紅團隊合作,新近發現胰島素受體酪氨酸激酶底物(IRTKS)表達水平與胃癌進展及患者生存時間密切相關,是胃癌患者潛在預後因子。該研究相關學術論文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刊物《胃腸病學》雜志上。

  研究表明,胃癌發病與患者生活習慣及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發病過程中呈現一些基因表達異常。韓澤廣課題組之前已經發現IRTKS是抑癌基因p53的負性調節因子,但IRTKS與人類腫瘤的關系需要進一步探明。

  此次,韓澤廣課題組與孫益紅團隊合作,首先通過數據庫分析發現IRTKS在人類消化系統腫瘤(尤其胃癌中)基因組拷貝數明顯擴增,繼而利用527例胃癌臨床樣本發現,在抑癌基因p53野生型的206例患者中,IRTKS高表達患者的生存時間縮短。為探明機制,科研人員又利用IRTKS和p53雙基因敲除的小鼠研究發現,IRTKS缺失可以顯著提高p53雜合子小鼠的無瘤生存時間,顯著推遲其腫瘤發生時間,降低p53雜合子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MEF)的致瘤能力。而在MEF和胃癌細胞中,IRTKS高表達可以增加p53泛素化,促進其降解,從而削弱p53抑癌能力,提示IRTKS是抑癌基因p53的負性調節因子,其表達水平可以作為胃癌患者潛在預後因子,為開發新型分子標志物奠定了基礎。(記者胡德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