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工程腸道共生細菌助力蚊子抵抗瘧原蟲”,這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四寶研究組日前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志上的論文題目。專家指出,這項研究為抗瘧基因快速散播到整個蚊群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驅動系統,使腸道共生菌介導的阻斷疾病傳播新策略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成為可能。成果也為其他蚊媒傳染病(登革熱、寨卡等)和植物蟲媒病害的防控開辟了新思路。

瘧疾由受瘧原蟲感染的雌性按蚊通過叮咬傳播。全球共有400多種按蚊,其中約有100種是瘧疾的適宜傳播媒介。蚊媒防制一直是阻斷疾病傳播的最主要措施。當前滅蚊手段仍然依賴化學殺蟲劑,由於化學農藥長期大量和不合理的使用,不僅污染環境、損害人類健康,還導致蚊蟲抗藥性在全球蔓延。

鑒於瘧原蟲需要在雌蚊腸道內完成有性生殖等復雜的發育過程後,才能通過雌蚊叮人吸血傳遞給人,因此殺滅按蚊腸道內的瘧原蟲可以阻斷瘧疾傳播。雖然此前大量研究表明,經過遺傳改良的蚊子或工程腸道菌表達抗瘧效應分子能夠殺滅按蚊腸道內的瘧原蟲,但這兩種策略都面臨一個巨大挑戰――如何驅動抗瘧基因快速滲透到整個蚊群中。

王四寶研究組從按蚊體內分離到兼具垂直和水平傳播能力的沙雷氏菌屬新菌株AS1。深入研究發現,該共生菌不僅能由雄蚊通過交配水平傳播給雌蚊,還可通過黏附在卵殼表面經雌蚊產卵垂直傳給後代蚊蟲,實現在蚊群中代代相傳。此外,該共生菌可以在不同種類按蚊間傳播。科研人員經過多年努力成功構建了抗瘧效應分子高效分泌表達系統,使AS1成為活菌“疫苗”或抗瘧藥物的雙重載體,能在多種按蚊腸道內高效特異地抑制或殺滅瘧原蟲,使按蚊成為無效瘧疾媒介,從而在源頭上切斷瘧疾傳播。(記者胡德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