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 李鄰峰
天津藥物研究院副研究員 李紅珠
炎炎夏日,防曬產品銷售火爆,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抽查發現,市面上銷售的多款防曬產品不合格,一些知名品牌赫然在目。《總局關於15批次防曬類化妝品不合格的通告》顯示,廣州德芙化妝品有限公司、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和廣州澳希亞實業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生產(代理)的15批次防曬類化妝品不合格,涉及有克麗絲汀迪奧、溫碧泉、索芙特、植美村多個知名品牌,這些產品存在未檢出標簽標識防曬劑、檢出標簽未標識防曬劑、標簽標識防曬劑與批件標識防曬劑不一致等問題,並要求所有化妝品經營企業對此次檢出的不合格產品一律停止銷售。
7月29日,《生命時報》記者隨後奔赴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久隆百貨、屈臣氏藥妝店、京客隆超市,以及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金源燕莎商場、歐尚購物超市等多家購物場所實地調查,均未發現此次通告中涉及的不合格產品。記者詢問多家商場、超市導購人員,他們大多表示從未銷售過這些品牌的防曬產品。僅有一家商場的導購人員表示曾銷售過克麗絲汀迪奧的一款防曬霜,但該產品已停止供貨一段時間,近期並無上架銷售。不過,多個導購人員向記者表示,大多數消費者來買防曬霜時,並不太關心成分問題,一般只詢問防曬效果、是否油膩等。聽到一些知名品牌產品不合格後,導購們都很驚訝,因為“這些品牌化妝品知名度很高,怎麼也會造假?”
天津藥物研究院副研究員李紅珠表示,依照相關法律,化妝品配料表應嚴格按照產品實際成分標識,標識錯誤首先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其次,如果主要防曬成分缺失,會影響產品的防曬效果;再次,化妝品中一些成分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如消費者對其中某項成分過敏,但產品配料表中又未標出,長期使用有可能引起皮膚疾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李鄰峰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售賣的防曬類化妝品主要分為物理型防曬和化學型防曬兩大類,其中物理型防曬體系主要利用二氧化鈦等成分在肌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用來反射太陽光線,達到防曬效果;化學型防曬體系是利用化學成分來吸收光線,並進行分解消耗。作為醫生,他更推薦大家購買物理型防曬產品。他表示,過去的物理防曬霜粒子比較大,抹在臉上會泛白、油膩,但目前隨著技術提高,情況有所改善。物理型防曬幾乎不會引起過敏現象,而化學型防曬由於其添加的化學物質較多,容易引起接觸性皮炎,甚至出現過敏。
李鄰峰表示,隨著天氣變熱,因不恰當使用防曬產品導致皮膚出現問題來就診的人也越來越多。他建議大家挑選防曬產品時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買防曬霜前做一次准確的皮膚測試。油性肌膚應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干性肌膚應選擇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一般無嚴格規定,乳液狀的防曬霜適合各類皮膚使用。第二,先將產品塗抹在耳後或是手腕內側處,觀察10分鍾內是否出現紅腫痛癢等不良反應。第三,目前市面上的防曬主要是防止中波紫外線,即防止皮膚曬傷、曬黑等,但對於長波紫外線沒有很好的防護作用,長波紫外線會引起皮膚衰老,它可穿透真皮層使皮膚曬黑受傷,因此應盡量選擇廣譜防曬霜。第四,買防曬霜時可以看一下配料表,注意是否有讓自己過敏的成分。或者之前使用化妝品時有沒有發生過敏,如果有,應記下配料表裡的主要成分,日後購買化妝品時注意避免。
此外,李紅珠建議,夏季光照強烈,除塗抹防曬霜外,大家還應配合使用遮陽傘、防曬衣、帽子,盡可能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記者 鮑捷 汪穎)
- Dec 10 Sun 2017 04:46
防曬霜裡竟無防曬成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