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系統整理、挖掘和傳承100位知名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建設1500種中醫藥基本古籍文獻數字與資源信息庫

・提升8~10種重大疾病和3~5種疑難病中醫藥療效水平

・形成不少於50項藥典標准和100項行業標准,完成5~10個中成藥品種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作為藥品注冊

近日,科技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印發《“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立更加協同、高效、開放的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解決一批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突破一批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加速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構建更加符合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特點的研究模式和技術體系,顯著增強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中醫藥防治重大疑難疾病的能力和中醫治未病的優勢。

規劃明確,傳承、豐富與發展中醫藥理論體系,完善中醫藥科技創新平台,系統整理、挖掘和傳承100位知名中醫專家的學術經驗,建設1500種中醫藥基本古籍文獻數字與資源信息庫;提升8~10種重大疾病和3~5種疑難病中醫藥療效水平,開發一批中醫治未病技術並推廣應用;提高中藥資源保障水平和新藥研發能力;完善中醫藥國際標准,形成不少於50項藥典標准和100項行業標准,完成5~10個中成藥品種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作為藥品注冊,建立一批中醫藥研究中心與聯合實驗室,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制定一批民族醫特色診療技法技術標准,建立10~15種民族醫臨床診療方案與指南,建立民族藥資源數據庫、民族藥安全性、有效性評價等平台等。

規劃提出了發展前沿關鍵技術與創新方法、深化中醫藥理論傳承與創新、提升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水平、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技術、促進中藥資源保障與價值提升、加強中藥研發技術和產品開發、推進中醫藥標准化與國際化、加強民族醫藥傳承與創新、構建中醫藥創新網絡與支撐體系九項重點任務,前沿關鍵技術與創新方法、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研究等31個專欄。

其中要求,加強系統生物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前沿技術與中醫藥的深度交叉融合。建成並發布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數據庫,聚焦持有人(保護主體)認定、保護來源披露、惠益分享等關鍵問題,在知識產權制度整體框架下推動建立中醫藥傳統知識專門保護制度。完成6~8個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成熟方案的大樣本多中心臨床研究,建立6~8個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的循證指南,初步闡明其療效機制,並進入高級別的臨床指南。圍繞健康狀態中醫辨識評估、疾病風險預測預警、健康干預等治未病核心環節的關鍵技術,借鑒現代生命科學、生物醫學的成果,充分利用信息學、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提升中醫治未病的能力和水平。以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工作和動態監測為基礎,全面提升中藥資源信息化水平及種質資源保護能力。明確200~300種常用中藥的潛在毒性物質和機制,建立潛在毒性物質相關數據庫,開展50~70種常用有毒中藥在新藥研發過程中安全性評價研究,開展30~50種常用中藥注射劑的致敏物質篩選、鑒定、控制、風險評估等研究。

為保障實施,規劃提出了統籌協調、多元投入,完善政策、構建體系,人才培養、學科融合三項措施,要求建立中醫藥科技多元投入渠道,引導地方政府、企業、社會機構等多方面的力量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完善符合中醫藥特色與規律的中藥新藥審批標准和管理辦法。建立以知識價值、科研能力、創新成果和應用發展為導向的多元化科技人才評價標准,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分配激勵機制,鼓勵中醫藥科技人員創業,健全科研人才雙向流動機制等。(記者趙維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3tonylucky 的頭像
    t3tonylucky

    飛行健康網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