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段時間,有一則關於“雙人嵌合體”的新聞刷爆朋友圈,這個被稱為“世上最大迷之綠帽”的故事,大意是講由於兩個胚胎融合,導致整個胚胎形成嵌合的狀態,使得後代與自己的基因不一致,一經轉出便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你以為“嵌合體”離你很遙遠?“微嵌合體”有可能就在你身邊。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嵐
刷屏話題
小孩基因
竟與親生父母不一致
對於“嵌合體”這個專業名詞,也許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如果聊起“媽媽生下與自己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的寶寶”或“孩子與親生父親的DNA”完全不同的故事,不少人都表示有聽聞。近年來比較出名的“嵌合體事件”,要回溯到2002年。
當時有一個英國離異姑娘在申請社會救濟而做DNA親子鑒定時,被發現她的寶寶與她完全沒有血緣關系。法庭因此強制她跟她的孩子分開並指控她誘拐小孩,詐騙社會福利。為了證明自己是無辜的,這個姑娘又懷了一個孩子,並且要求法官全程錄影整個生產過程並要求在小孩出生後把她和小孩的血液樣本立刻送往化驗。這才發現那個姑娘是一個嵌合體,她頭發和皮膚的DNA和她子宮的DNA完全不同。
本質上講,嵌合體是由兩種或者更多“個體”構成的一種生物體,它包含著兩組DNA,其代碼構成兩種不同的生物體。例如,嵌合體可自然出現在人類身體,胎兒可以吸收他的雙胞胎兄弟(姐妹)。這種現象出現在異卵雙生,如果一個胚胎在懷孕較早時期死亡,它的一些細胞會被他的孿生兄弟“吸收”。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賀竹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人體嵌合體是比較普遍的一種自然現象,只是由於大多數嵌合體患者都只是在進行DNA檢查才被發現,平常沒有引起注意而已。“試想想,一般人沒事誰會去驗自己的DNA呢?”
專家聲音
男寶寶把他的Y染色體遺留在母親體內
人類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三種“嵌合體”――除了異卵雙生之外,骨髓移植和胎兒微嵌也存在於我們的周圍。
相對來說,“嵌合體”現象在生活中少見,但是“微嵌合體”卻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一個人的少部分細胞來自於其他人,通常出現在女性懷孕時少部分胎兒細胞融入孕婦血液,並傳輸至不同器官。甚至會在母親的體內,發現男性胎兒的Y染色體。關於Y染色體,曾有研究指出,懷孕期間男性胎兒留在母親體內的DNA會終其一生一直留在女性大腦之中;而研究發現女性大腦中的男性DNA會減少老年癡呆症的風險。
對此,賀教授表示,雖然血腦屏障的防御體系,可以阻止血液中的許多藥物和細菌進入大腦,但是胎兒細胞通過血液進入母親體甚至大腦內的情況,是完全有可能的。“至於這種母子細胞交換行為對母體本身的影響,目前還無法得知,但可以想象,這種影響應該是非常有限的。”
異色瞳孔的“嵌合體”現象挺常見
“嵌合體”不容易被發現,普通檢查DNA不一定就能檢查到,因為它可能存在於你身體的任何地方。但是通過一些外在表現,那些在身體上出現的兩種不同的基因特征,或許會令我們“察覺”到自己的“與眾不同”。比如說西方人的異色瞳孔現象,以及左右兩邊身體出現迥異毛色及瞳孔顏色的“嵌合體貓”,都是一種典型的嵌合現象。
賀教授告訴記者,人類個體發育中的基因表達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不同的嵌合體現象所產生的機理是不一樣的,有些嵌合體身體中每個細胞內的基因組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由於基因的表達不同所選成的。“譬如說,嵌合體貓只在雌性中出現,這是由於劑量補償效應,使兩個X染色體中的一個隨機失活所造成的。”他說,“同樣的道理,在女性中,與X染色體相連鎖的一些基因的遺傳,也表現出類似嵌合體表型,如紅綠色盲、無汗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症等,在雜合體女性中表現為嵌合體,而在男性中則不表現為嵌合性。”
不少人或許會提出疑問,那些被斷定為“嵌合體”的人,難道他們的免疫系統不會內訌嗎?賀教授解釋說,從理論上講會,不同基因型細胞內所含有的蛋白成分相異,一種細胞所產生的蛋白會將另一種細胞所產生的蛋白當作異己抗原而進行攻擊,從而出現免疫系統障礙。但他也補充道,在不嚴重的嵌合體患者中,因為“協調機制”的原因,並不會出現明顯免疫系統內訌。
延伸閱讀
在你體內可能
存在異己基因
眾所周知,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套專屬的“基因密碼”,但你是否有想過,在你的體內其實也存在著“別人的基因”呢?
在醫院,“外源”的基因有可能會通過一些正常的醫學操作,進入你的體內。比如說,一個人接受骨髓移植時也可能成為嵌合體。在一些情況下,所有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需要匹配捐獻者的DNA,但在其他一些情況,接受者可能混合了自己和捐獻者的血細胞。關於血細胞,輸血也可使患者獲得其他人的細胞,我們在接受輸血的過程中,也有可能通過血液傳播,獲取“別人的基因”。
其實所謂基因,就是一種生物大分子,一般是DNA,偶爾也有RNA;基因一般在細胞內,有時也會跑到細胞外。北京理工大學譚信教授曾在《現代遺傳學教程第3版》微信公眾號中,歷數過進入我們身體的各種“異己基因”――手在飯桌上隨便抹一下,就會沾上“基因”;去美國走一遭,美國特有的“基因”就可能隨你的鞋底來到中國。呼吸時,“基因”會鑽到你的肺裡;吃飯時,“基因”會乘機進入消化道;被蚊子或跳蚤叮咬了,“基因”會被注射到你的血液中。如果在海裡游泳不小心咽入了一小口海水,哪怕只有一毫升,那麼成百萬的細菌和上千萬個病毒就會進入你的胃裡。
既然有這麼多基因、通過這麼多渠道進入體內,我們的身體會不會亂套,被那些外來的基因攪得一團糟呢?賀教授表示,如果“異己基因”通過骨髓移植進入,最明顯的就會產生移植排斥反應,因此配型非常重要。“至於其他途徑進入體內的基因,如通過食物進入的食物基因、環境中的微生物基因等,進入體內後,由於體內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不會有外來基因整合進體內的基因組中,從而使體內的基因組混亂。”他幽默地說,“否則,生物的物種早就不存在了。”
你以為“嵌合體”離你很遙遠?“微嵌合體”有可能就在你身邊。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嵐
刷屏話題
小孩基因
竟與親生父母不一致
對於“嵌合體”這個專業名詞,也許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如果聊起“媽媽生下與自己完全沒有血緣關系的寶寶”或“孩子與親生父親的DNA”完全不同的故事,不少人都表示有聽聞。近年來比較出名的“嵌合體事件”,要回溯到2002年。
當時有一個英國離異姑娘在申請社會救濟而做DNA親子鑒定時,被發現她的寶寶與她完全沒有血緣關系。法庭因此強制她跟她的孩子分開並指控她誘拐小孩,詐騙社會福利。為了證明自己是無辜的,這個姑娘又懷了一個孩子,並且要求法官全程錄影整個生產過程並要求在小孩出生後把她和小孩的血液樣本立刻送往化驗。這才發現那個姑娘是一個嵌合體,她頭發和皮膚的DNA和她子宮的DNA完全不同。
本質上講,嵌合體是由兩種或者更多“個體”構成的一種生物體,它包含著兩組DNA,其代碼構成兩種不同的生物體。例如,嵌合體可自然出現在人類身體,胎兒可以吸收他的雙胞胎兄弟(姐妹)。這種現象出現在異卵雙生,如果一個胚胎在懷孕較早時期死亡,它的一些細胞會被他的孿生兄弟“吸收”。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賀竹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人體嵌合體是比較普遍的一種自然現象,只是由於大多數嵌合體患者都只是在進行DNA檢查才被發現,平常沒有引起注意而已。“試想想,一般人沒事誰會去驗自己的DNA呢?”
專家聲音
男寶寶把他的Y染色體遺留在母親體內
人類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三種“嵌合體”――除了異卵雙生之外,骨髓移植和胎兒微嵌也存在於我們的周圍。
相對來說,“嵌合體”現象在生活中少見,但是“微嵌合體”卻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一個人的少部分細胞來自於其他人,通常出現在女性懷孕時少部分胎兒細胞融入孕婦血液,並傳輸至不同器官。甚至會在母親的體內,發現男性胎兒的Y染色體。關於Y染色體,曾有研究指出,懷孕期間男性胎兒留在母親體內的DNA會終其一生一直留在女性大腦之中;而研究發現女性大腦中的男性DNA會減少老年癡呆症的風險。
對此,賀教授表示,雖然血腦屏障的防御體系,可以阻止血液中的許多藥物和細菌進入大腦,但是胎兒細胞通過血液進入母親體甚至大腦內的情況,是完全有可能的。“至於這種母子細胞交換行為對母體本身的影響,目前還無法得知,但可以想象,這種影響應該是非常有限的。”
異色瞳孔的“嵌合體”現象挺常見
“嵌合體”不容易被發現,普通檢查DNA不一定就能檢查到,因為它可能存在於你身體的任何地方。但是通過一些外在表現,那些在身體上出現的兩種不同的基因特征,或許會令我們“察覺”到自己的“與眾不同”。比如說西方人的異色瞳孔現象,以及左右兩邊身體出現迥異毛色及瞳孔顏色的“嵌合體貓”,都是一種典型的嵌合現象。
賀教授告訴記者,人類個體發育中的基因表達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不同的嵌合體現象所產生的機理是不一樣的,有些嵌合體身體中每個細胞內的基因組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由於基因的表達不同所選成的。“譬如說,嵌合體貓只在雌性中出現,這是由於劑量補償效應,使兩個X染色體中的一個隨機失活所造成的。”他說,“同樣的道理,在女性中,與X染色體相連鎖的一些基因的遺傳,也表現出類似嵌合體表型,如紅綠色盲、無汗性外胚層發育不良症等,在雜合體女性中表現為嵌合體,而在男性中則不表現為嵌合性。”
不少人或許會提出疑問,那些被斷定為“嵌合體”的人,難道他們的免疫系統不會內訌嗎?賀教授解釋說,從理論上講會,不同基因型細胞內所含有的蛋白成分相異,一種細胞所產生的蛋白會將另一種細胞所產生的蛋白當作異己抗原而進行攻擊,從而出現免疫系統障礙。但他也補充道,在不嚴重的嵌合體患者中,因為“協調機制”的原因,並不會出現明顯免疫系統內訌。
延伸閱讀
在你體內可能
存在異己基因
眾所周知,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套專屬的“基因密碼”,但你是否有想過,在你的體內其實也存在著“別人的基因”呢?
在醫院,“外源”的基因有可能會通過一些正常的醫學操作,進入你的體內。比如說,一個人接受骨髓移植時也可能成為嵌合體。在一些情況下,所有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需要匹配捐獻者的DNA,但在其他一些情況,接受者可能混合了自己和捐獻者的血細胞。關於血細胞,輸血也可使患者獲得其他人的細胞,我們在接受輸血的過程中,也有可能通過血液傳播,獲取“別人的基因”。
其實所謂基因,就是一種生物大分子,一般是DNA,偶爾也有RNA;基因一般在細胞內,有時也會跑到細胞外。北京理工大學譚信教授曾在《現代遺傳學教程第3版》微信公眾號中,歷數過進入我們身體的各種“異己基因”――手在飯桌上隨便抹一下,就會沾上“基因”;去美國走一遭,美國特有的“基因”就可能隨你的鞋底來到中國。呼吸時,“基因”會鑽到你的肺裡;吃飯時,“基因”會乘機進入消化道;被蚊子或跳蚤叮咬了,“基因”會被注射到你的血液中。如果在海裡游泳不小心咽入了一小口海水,哪怕只有一毫升,那麼成百萬的細菌和上千萬個病毒就會進入你的胃裡。
既然有這麼多基因、通過這麼多渠道進入體內,我們的身體會不會亂套,被那些外來的基因攪得一團糟呢?賀教授表示,如果“異己基因”通過骨髓移植進入,最明顯的就會產生移植排斥反應,因此配型非常重要。“至於其他途徑進入體內的基因,如通過食物進入的食物基因、環境中的微生物基因等,進入體內後,由於體內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不會有外來基因整合進體內的基因組中,從而使體內的基因組混亂。”他幽默地說,“否則,生物的物種早就不存在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