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 (記者王宇鵬)藥品短缺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國家衛計委等9部門日前發布《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好低價藥、“救命藥”、“孤兒藥”以及兒童用藥的供應問題。記者采訪相關專家,對《意見》進行解讀。

建立預警制度 從“應急”轉為“常態”

《意見》將完善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作為重點任務,強調合理布局監測哨點,建立健全短缺藥品清單管理制度;建立國家、省、地市、縣四級監測網絡體系和預警機制。

中國藥科大學副教授茅寧瑩認為,藥品的供應鏈包含藥品的研發注冊、生產流通、采購使用等多個環節,涉及原料藥企業、制藥企業、藥品配送企業、醫療衛生機構等多主體多部門。臨床用藥處於供應鏈末端,臨床用藥需求變化能否與供應鏈前端及時、准確地對接,並進行有效預警、盡早干預是保障短缺藥品供應的關鍵。

“受我國人口、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及醫藥產業發展特殊階段等客觀因素影響,我國藥品供應鏈的結構與運行機制相對復雜,藥品供應鏈信息滯後、信息不對稱時有發生。無法對藥品研發、生產、供應與臨床使用信息及時追蹤與分析,已成為我國短缺藥品供應中的主要掣肘。”茅寧瑩說。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副主任肖魯表示,《意見》的實施,標志著我國短缺藥品的供應保障將從被動的“應急”管理轉變為主動的“常態”管理。過去,對於短缺藥品的供應保障,是“缺什麼”再著手解決什麼,屬於被動應對;而現在則向常態化的主動管理轉變,從“可能缺什麼”入手,盡可能減少藥品短缺。

政府與市場相互配合 六大措施“對症下藥”

《意見》提出了“六類精准措施”,即區分不同情況,通過實施定點生產、協調應急生產和進口、加強供需對接和協商調劑、完善短缺藥品儲備、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健全罕見病用藥政策6類措施,把涉及短缺藥品的各個環節信息打通、政策鏈條貫穿起來,綜合施治、一攬子統籌考慮對策。

茅寧瑩表示,《意見》中提出的6項基本措施充分體現分類管理、分級應對的科學理念,將市場機制與政府監管有效融合。一方面通過維護有序競爭環境、引導企業關注短缺藥品市場變化,激發企業參與短缺藥品生產供應的活力和積極性;一方面也充分考慮了短缺藥品中臨床用量、使用周期和價格等方面具有獨特屬性的品種,針對市場失靈之困,各級政府積極介入,組織定點生產、建立常態短缺藥儲備等措施,有效發揮政府在短缺藥品保障供應的關鍵作用。

肖魯表示,短缺藥品的供應保障,完全由政府調控或由市場機制調節難以達到理想目標,必須同時發揮好市場的“無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的作用,相互配合,協同攻關。

多部門協同作戰 打出“組合拳”

《意見》強調建立長效機制,注重會商聯動,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組成國家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商聯動機制,突出跨領域、多部門的政策統籌、協作配合、有效聯動。

“長期以來,我國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短缺藥品政策體系和管理規范,也沒有明確具體的牽頭部門,對於藥品短缺問題的解決存在應對周期長、政策不銜接、管理不順暢等突出問題。”茅寧瑩說,“此次《意見》的一大突出特點,就是明確提出要建立由多部門組成的國家、省級兩級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商聯動機制,多部門共同發力,形成一攬子改革政策。”

肖魯認為,當前我國的醫藥管理格局比較復雜,藥品短缺涉及到藥品研發、生產、流通、使用各環節的問題,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單憑任何一個部門,都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多個職能部門強化政策統籌,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模式,協同作戰打出的“組合拳”,有助於補齊短板,形成合力,以科學決策、綜合施策的方式提高解決藥品短缺問題的實效。

茅寧瑩表示,《意見》從國家藥物政策體系和藥品保障供應制度的全局角度,致力於發揮全社會力量,協同藥品供應保障多方主體,激活醫藥衛生領域各個環節,促進藥物研發創新,提高藥品質量,優化藥品流通效率,科學規范藥品臨床使用,在補齊短板上形成合力,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有力的支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3tonylucky 的頭像
    t3tonylucky

    飛行健康網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