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人體冷凍技術”與時間賽跑,讓已經死亡的人等待未來技術出現進而實現“重生”,你認為這種科幻小說裡才會出現的事,真能實現嗎?

近日,山東一家機構聯合醫院臨床專家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科研項目:一名因罹患肺癌死亡的中年女性被存於零下196℃的液氮罐內,進入“極寒世界”,期待未來醫學科技進步後能“起死回生”。這是商家營銷的噱頭,還是將來真的能有這一天?帶著諸多疑問,紫牛新聞(微信號:yzwbznxw)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

寫下同意書後,她被“存”進液氮罐中

逃離死神,自古到今都是人類的幻想。展文蓮這位49歲的山東濟南義工,因肺癌去世後,身體被轉移至零下196℃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去世前,她和家人簽署了遺體捐獻同意書和生命延續計劃知情同意書兩份文件。

執行這個瘋狂“復活計劃”的,是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及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的專家。

在主治醫生按照法定程序宣布展女士臨床死亡之後的2分鍾內,幾位臨床專家迅速向她的體內注射了抗凝、抗氧化和中樞神經營養等藥物,並通過循環系統快速輸注冰鹽水進行物理降溫,同時實施氣管插管,啟動呼吸機和Lucas2等心肺支持設備。13分鍾後,遺體被運至銀豐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經過55小時的降溫,被轉移到充滿液氮、可穩定維持在零下196℃的特制液氮容器中。長眠於此的展女士,成為第一位由國內機構實施人體低溫保存的志願者。

事實上,人體冷凍在國外並不罕見。自1967年美國物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因肺癌去世)成為世界第一個用人體冷凍技術貯存遺體的嘗試者後,迄今國外已有數百例。在中國,“人體冷凍”這一概念被人們熟知要追溯到兩年前,2015年5月30日,科幻小說《三體》編審之一、女作家杜虹在去世後,被長期保存在全球最大的冷凍人體研究機構之一的美國Alcor總部。不同的是,女作家杜虹僅僅是頭部被長期冷凍保存。

價格不菲,每年補充液氮就要5萬元

冷凍人體在未來“起死回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在實施這一計劃的美國專家阿倫看來,死亡並非不可逆轉。紫牛新聞(微信號:yzwbznxw)記者了解到,阿倫曾在美國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Alcor)工作了近十年,參與了70多例人體冷凍手術,現在他是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人體低溫保存專家、臨床響應中心主任、山東省“引領齊魯”海外特聘專家。

“冷凍的不僅是身體,記憶也是可以保存的。”在阿倫看來,記憶的保存是“復蘇”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理論上講,人的永久性記憶是可以被留住的,但具體要看對大腦的保存程度,未來能否復活充滿變數。

幾天來,記者多次聯系實施這一項目的研究機構了解情況,均未有答復。

記者了解到,展女士遺體的冷凍資金大部分來自這家機構命名的生命科學公益基金會,個人出資僅僅是象征性地“出了很少的錢”。在該研究院工作人員的列支清單上,液氮罐,40萬;程序降溫設備,40萬;體外循環機,100萬;呼吸機,七八萬;實驗室搭建,500萬……

此外,人體進入低溫保存狀態後,每隔10天到半個月需要補充一次液氮,這一費用大約為每年5萬元。

志願者:至少帶來了一線希望

在這個“人體冷凍計劃”的實施背後,活躍著不少人體冷凍領域的志願者。連日來,紫牛新聞記者找到了協助杜虹遺體赴美實施“冷凍計劃”的中方幕後團隊,其中的兩名主要參與者都是北京的年輕工程師,其中一人在國家科研單位從事我國探月工程。

“還有什麼比人的生死更大呢?”作為一名從事探月工程研究的科學工作者,李俊鐸在接受采訪時深信,人體冷凍對於未來醫學病例資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他直言不諱:“我個人並不認為未來就能100%成功,但至少存在一種可能性!”

李俊鐸最早接觸到人體冷凍的相關信息源自六七年前,當時他和發小趙磊(IT工程師)等人純粹出於個人興趣愛好聚成圈子,關注、研究這一全新的領域,並在網絡上發表相關文章。

正因如此,杜虹的女兒當年找到了他們。杜虹女士去世後,大家接洽美國醫療團隊,直至將杜虹女士的遺體送上飛機。趙磊告訴記者,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和傳統的殯葬方式產生的絕望相比,冷凍給家屬帶來了一線‘希望’,減輕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和恐懼感。”

李俊鐸等將自己在國內最早創建的這個研究人體冷凍技術的小圈子,定位於公益性的興趣圈,且參與者都是出於愛好和有愛心的志願服務。李俊鐸說,近幾年來國內有10例希望實施“人體冷凍復活”的人士或者患者家屬找到他們請求協助。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都未能成功實施。其中有家人反對、也有患者突然去世未來得及准備等原因。

對話

質疑是大家的權利,但邏輯上不成立

記者:請談談你對人體冷凍這一技術的認知。

趙磊:冷凍不是高科技,復活才是真正的未來高科技。

記者:你們在冷凍人體事業上主要負責哪些事務?

趙磊:我和李俊鐸等人都有本職工作,只是遇到那些可能需要冷凍的朋友給他們一些科普和建議,或者幫助他們與alcor或者銀豐溝通。

記者:你們認為“人體冷凍計劃”有朝一日有多大把握能讓死亡的病人復活?

趙磊:科學家們有充足的時間和資源去解決問題。

記者:你了解銀豐以及他們這次實施的“冷凍人體復活計劃”嗎?你是怎麼看的?

趙磊:他們的團隊資源很充足,還請來了經驗豐富的阿倫,技術實力應該是很雄厚的。

記者:面對爭議和質疑聲,你怎麼看?

趙磊:質疑是他們的權利,但是在邏輯上不能成立。

觀點

醫學專家 冷凍損傷目前無法避免

幾天來,紫牛新聞記者分別采訪了省內外多位醫學相關領域的教授、專家、醫生等。專家表示,國際低溫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目前有一個基本共識:現有技術可以實現絕大多數細胞和部分組織的深低溫保存,但是器官的保存尚未有技術突破,至於人體的保存更無法實現。

“器官的保存,迄今為止尚無有效方法。雖然有學者和機構開展相關實驗,但沒有一例能夠在深低溫保存復蘇並移植後確保長期存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低溫醫學與醫學微系統實驗室執行主任趙剛表示,人體復活暫時看來感覺是妄想,但不能排除將來它有可能成為現實。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低溫醫學與醫學微系統實驗室碩士研究生苑福泉表示,現階段的技術還無法做到人體的無損冷凍和無損復溫,未來問題肯定會得到解決,但現階段下由於冷凍造成的損傷無法避免。

社會學者 冷靜理性看待新生事物

知名社會學學者、江蘇蘇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資深律師王進認為,對於國內第一例“人體冷凍”項目的出現,建議公眾應該冷靜理性看待新生事物。他說,古往今來,“生者永生、死者復活”一定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對於敢於突破傳統、挑戰生命科學領域極限技術的冒險精神應該給予點贊和理解,畢竟它存在一種可能性,且在國內這一領域的探索之路才邁出一步。(實習生 尹昌鵬 李爽 記者 肖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3tonylucky 的頭像
    t3tonylucky

    飛行健康網

    t3tonylu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