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秋冬季節更迭,有時晝夜溫差懸殊,有時白天氣溫驟降,加之室內外溫差大,體質較弱者以及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不能適應溫差機體產生的應激反應,導致上呼吸道感染、許多慢性病、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
針對冬季上呼吸道感染多發期天氣分型後發現,冬季上呼吸道感染就診人數與溫度、相對濕度、降水量呈負相關;降溫劇烈、干燥、晴朗風較大的天氣條件下就診人數最多;處於升溫過程、較濕潤的天氣條件下就診人數最少,所以氣候和溫度預報可以為居民預防呼吸系統疾病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舒適的室內溫度一般在16℃-24℃之間,有利於人體健康,也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人們要多關心天氣預報,根據預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運動時間。天氣驟變時盡量減少外出,並及時增添衣物,特別要注意四肢和腰脖部位的保暖。原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時刻留意氣溫的突然變化。臥室、衛生間要有取暖設備,防止室內外溫差過大。
素體脾胃陽虛或飲食不節的人和有老寒腿、風濕性關節炎、類風關的患者,在溫度驟降之際缺乏保暖,會令症狀加重或舊病復發,難以緩解。
祖國醫學“天人相應”的原則就指出,順應天時,順應自然,避寒就溫,才能使自身陰陽平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