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科學研究發現,不良情緒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在於胰島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對不足。胰島素是胰島組織中β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它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關內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調節之外,還直接受植物神經功能的影響。
- Dec 19 Tue 2017 22:30
不高興!生氣也會升血糖
- Dec 19 Tue 2017 22:22
盤點:七月藥企人事變動的那些事兒
進入七月,藥企人事變動愈發頻繁!依據各藥企官方網站、新聞媒體公開發布的消息整理,具體如下:
- Dec 19 Tue 2017 22:13
冬季皮膚癢,喝杏仁雪梨茶
天氣愈來愈冷,很多人皮膚瘙癢的情況更嚴重了。台灣“華人健康網”刊文指出,除了勤抹乳液外,也可通過飲食保養干燥的肌膚。台灣營養師黃淑惠建議試試一款杏仁雪梨茶。
- Dec 19 Tue 2017 22:05
老人更適合膝蓋著地爬行
近日,一種奇特的運動方式――爬行,在一些老年人中“流行”。這是一種類似於動物四肢著地的健身姿勢,據稱可治療腰背疼痛。對此,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康復治療科副主任於小明表示,爬行運動的確有利於脊椎,老年人更適合膝蓋著地爬行。建議一周2~3次,每次20分鍾為宜。
- Dec 19 Tue 2017 21:56
老年人照顧服務重點任務明確
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潘躍)14日,全國老齡辦、民政部、教育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意見》,明確20項老年人照顧服務重點任務,涵蓋了老年人醫、食、住、用、行、娛等各方面。《意見》提出鼓勵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老年人免費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每年為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包括體檢在內的健康管理服務;鼓勵相關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面向老年人開設護理課程或開展專項技能培訓;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工作等。
- Dec 19 Tue 2017 21:47
司富春:“走出去”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
“中醫藥對外交流與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高潮。”全國政協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科技成果推廣中心主任司富春說。今年兩會,他牽頭起草了致公黨中央向全國政協提交的重點提案《關於加快推進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的提案》,提出多渠道多層次聯動、因地制宜推進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不僅要加強國際化中醫藥科技創新和產業平台建設,還要創新中醫藥國際教育模式。
- Dec 19 Tue 2017 21:39
我國抗寨卡病毒藥物研究獲重要進展
人民網上海7月26日電 (記者姜泓冰)我國醫學專家經過兩年攻關,在多肽類抗寨卡病毒藥物研究中獲重要進展,所設計的多肽類病毒滅活劑可有效殺滅寨卡病毒,阻止其感染孕鼠及其胎兒,為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藥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25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基於寨卡病毒E蛋白的多肽類病毒滅活劑可抑制病毒感染孕鼠及胎鼠》為題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寨卡病毒(ZIKV),是一種蚊媒傳播的黃病毒科黃病毒屬、有包膜、單股正鏈的RNA病毒。目前並無可有效防治ZIKV感染的疫苗或藥物,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抗ZIKV的小分子藥物和抗體藥物。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團隊合作,成功研發出了能夠滅活ZIKV的多肽候選藥物Z2。實驗結果顯示,Z2多肽可較好地抑制ZIKV的感染。
- Dec 19 Tue 2017 21:30
醫生靠“一根針”定位成功“拆彈”
一個6個月大的孩子,一顆雞蛋大小的心髒,如果要在上面做手術,難度猶如“針尖上起舞”。可真的有醫生做到了,當然,十分不易。
- Dec 19 Tue 2017 21:20
《神經系統單基因病診斷學》出版
近日,“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神經系統單基因病診斷學》正式出版。該書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擁軍院長、王晨教授、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高級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楊煥明院士主編,全國近600名相關專家參與編寫。
- Dec 19 Tue 2017 21:11
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綜述之二:更好分享醫改成果
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近日派出督查組,分赴江蘇、廣東、山西等18個省份開展實地督查,其中醫療養老改革是一大重點。督查發現,各地均開展了城市和縣域多種形式醫聯體建設,群眾看病跑腿少了。看病結賬時,不在參保地看病的,也能在異地和當地人一樣實時報銷,越來越多的老人有了簽約家庭醫生。